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析家乡美食——油泼面

(2013-10-14 22:32:00)
标签:

油泼面

地方美食

营养

健康

危害

http://bcs.duapp.com/xiachufangnew/dish/600/46/77/505942.1.jpg

     上周四参加完国际长城健康论坛大会后,下午和同学一起去吃了个饭。由于我是陕西人,从小吃面长大,所以就点了碗家乡美食—油泼面。晚上回家后,感觉胃不太舒服,我想可能是下午吃的油泼面过硬和辣子太多,突然吃一次胃有些不适应。当时也没太注意,可就在睡觉的时候胃反酸了,可把我难受坏了。这次想起来下午吃完油泼面后碗里还有一小底油。在食品卫生事件突发的当今时代,这种颇受大家喜欢的地方美食油泼面到底有哪些利弊?油泼面怎样吃最健康?从小吃面长大的我从营养的角度给大家解析家乡美食—油泼面。

 

一、油泼面的简介

    油泼面是陕西很有特色的一种主食,又叫拉面、拽面、香棍面等。据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油泼面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又叫“长寿面”,以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它是手擀制的又粗又宽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先配上葱花、花椒粉、盐、鸡精等调料,再撒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面,顿时满碗红光,最后将烧至十成的油泼在上面,让人垂涎三尺的油泼面就做好了。

 

二、油泼面的利弊

    利:油泼面能流传至今,必然有其独特的一面

    1.美味——葱花本身就含有一些挥发性的香味,含有花椒粉和辣椒面的麻辣味。有其是当烧热的油泼下去的那一刻,“兹兹……”,整个厨房顿时香味四溢,瞬时间十里飘香。

    2诱人——白色光滑的面条,在绿色葱花和红色辣椒面的烘托下,白里透绿,绿里透红,色彩鲜艳,无比诱人。

    3.耐饿——油泼面讲究“面煮七分,劲道十足。”七分熟的油泼面储存在胃里,消化时间长,就会有耐饿感。

 

    弊:油泼面固然好吃,但也存在着健康隐患。

    1.营养不均衡——油泼面的主料是面,配料是葱花、油等调料,一碗油泼面下饭,一餐所需的能量毋庸置疑,但是食物单一,一餐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得不得满足,缺乏优质蛋白,而且三大产能营养素(在所有营养素当中,只有蛋白质、脂肪、淡水化合物三者供能,故称为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功能比例不合适,油脂太多。

    2.油多且温度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规定,健康成年人每天食油量不得超过25—30克。而一碗油泼面中的油有35克左右,一餐摄入的油就已经超过了全天推荐油的摄入量。为了使香味更浓,烧油时都会将油烧至十成,有些厨师还讲究锅油起火。油在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苯丙芘,而且持续时间越长、油温越高,产生的氧化自由基越多,油中对健康有利的不饱和脂肪酸也会遭受破坏。

    3.盐超标——健康成人每天对盐的需求量不超过6克,油泼面除了和面和拌面时放的盐之外,还有酱油、鸡精、十三香中的隐形盐。长期的高盐饮食容易引起中国人常见的胃癌、耳熟能详的高血压、骨密度降低等一系列病变。

 

三、健康食用油泼面的小窍门

    1.建议在家自己制作。在家制作,首先油量和调料自己也可以控制量和选择种类,而且还可以再搭配些其他的美食。如拌个凉菜等。

    2.在外吃油泼面时可以提出要求少放油盐、多煮会儿,还可以再点一份凉拌三丝、西芹炝腐竹、木耳拌黄瓜等凉菜。

    3.油泼面最好中午吃,吃的时候细嚼慢咽。吃完后建议多运动,并且全天饮食以清淡为主。

 

    无物恶善,过则为灾。美味诱人的地方美食油泼面的确好吃,但是我们也要时刻提防着危害健康的小隐患,只有用对方法,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使我们的健康不被危害。

 

    注: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金阳

                                            电话:13241460656

                                            QQ:814555398

                                            新浪微博:金阳营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