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202200318
(2022-03-18 09:11:05)无论什么主义,现代生产的社会化都是必然的,更是必要的和必须的。
科技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便捷,信息的畅通等等,进一步把生产的社会化推向了全球化,这也是必然的,更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可以说,全球化是社会化的自然延伸。
根据KARL MARX的理论,这当然是社会的进步,任何以各种狭隘的民族或民粹主义的理由阻碍它都是反动的,也是螳臂挡车,最终都会沦为历史的笑柄,终被历史所淘汰。
我们所处的时代当然呈现的是资本的无序扩张,无序当然会使熵值趋高,也意味着不和谐度的提高。无论西学还是东方的儒学,都道貌岸然地提倡公平与正义。可是,降低无序度的明路哲学却是主流社会的禁地,就像我不得不用英文提他的名字一样。
人类社会的熵来自依附于经济利益之上的对价值标准的定义,由此构成了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即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资本向全球无序扩张,其根本原因就是暗藏于良知一段的客观价值论向主观价值论的转移,即资本出卖良知地压低可变资本,购买最廉价的劳力,此时,买卖双方往往都感觉到了帕累托最优,成了愿打愿挨的效果。
人们都想产权归己的东西价值高,所以,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滑到了主观价值论一边,这也是客观价值论不受待见的根本所在。
其实,多数人经常在两种价值论之间跳来跳去,情不自禁地犯双重标准的毛病,什么对自己有利就拿什么来说事。曾经在北京的大街上问一位著名大学的女教授,也是同事:教授和那些清洁工,谁的劳动价值高?答案当然是毋需明言的。可是,又有哪一位女士在家里不这样争自己的霸权:老娘在家里忙活的家务难道不值你拿回来的那点小钱儿?看看,这岂不跟“美丽国”同属双重标准?只不过是无意识的小双重标准罢了!注意,“老娘”在这里最想表达的是阅历的增长消磨了年轻时的爱情,并非非其他。
主观价值论的最终指向必然是谁的拳头硬,弱的一方此时才意识到客观价值论才是正义的,但正义往往又不得不屈服于拳头。卢梭就说过这类的“废话”!
暗自为中国的女同胞庆幸,你们是靠了什么在两种价值论方面取得了双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