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摘要

(2017-08-13 20:49:37)
标签:

课标学习

分类: 专业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第三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性质与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二节 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2、 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3、 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
4、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四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及实施
第一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及其设计思路
一、 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
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主体部分。
我们对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语文素养的认识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课程目标的确定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对语文素养的总认识。
首先,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
其次,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应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也作为目标的组成部分。
再次,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有新的理解。
二、 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所以整个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就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说,纵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这是隐性的线索;横向则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这是显性的呈现。
三、 关于语文课程总目标
十条目标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总目标”的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和审美性的统一。突出这样一些思想:
1、 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 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
3、 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第二节 “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 关于“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的说明
就阶段目标中的“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来说,有以下两点需要加以说明。
1、 横向来看,每个学段都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三个维度,提出“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比较全面。
2、 纵向涞水,四个学段的“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彼此联系,循序而进,体现了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二、“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的特点
1、准确定位汉语拼音学习目标,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要求。
2、“识”“写”要求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4、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三、关于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汉语拼音教学要求突出“拼读音节”这个重点。
2、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第三节  “阅读”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一、 确立现代阅读理念
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第一、 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 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 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之一。
二、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1、加强朗读教学。
2、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
3、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4、培养语感,重在积累。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正真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为落实这一指导思想,目标首先从阅读的数量着手。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提倡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高段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语文标准》还提倡读整本书,并在“附录”中提出了课外读物的建议。
其次提出积累各种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的要求。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加强背诵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语文标准》在四个学段总共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四、 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第四节 “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一、 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
二、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三、注重打好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
四、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写作过程能帮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
第五节 “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一、 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
1、 前瞻性
2、 三维设计,整体提高
3、 操作性
二、“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语文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1、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2、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3、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4、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根据“教学建议”的精神,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教学策略
1、 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2、 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3、 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时间机会。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一、 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
第二、 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第六节 “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一、 突出综合
1、 学习目标的综合
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的综合。
2、 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
3、 学习方式的综合。
二、加强实践
1、重探究,重应用。
2、重过程,重参与
3、重方法,重体验
三、强调“自主”
第五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教材与课程评价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述评
一、 编写指导思想
二、教材编写体系
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阅读为基础的;以作文为中心的;读写结合,严格设“法”布“点”的。
1、 以阅读为基础
十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强调抓好朗读、背诵和理解词句。中高年级依词、句、段、篇和阅读的方法、习惯的顺序,设立训练项目,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
2、 以作文为中心
有的以作文训练为中心,安排作文训练序列。一、二年级在集中识字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造句、写话、培养兴趣,打好作文基础。三年级作文启蒙,以“放胆文”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文章写“开”,把笔头写“顺”。同时,在课本中编入一定数量的本校学生的作文,以增加亲切感,打破神秘感。四、五年级进行严格的作文基本功训练,由放到收,全面提高。
3、 读写结合,重“法”循“法”
三、关于教材内容的几个问题
1、对识字、汉语拼音的处理。
2、对文学教育的处理。
3、对文言文的处理。
4、对文道关系的处理。
5、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6、对阅读能力的培养。
7、对作文能力的培养。
8、对语文知识的处理。
四、教材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五、几点经验教训
第二节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
一、 语文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 语文教材应该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
三、 语文教材应注重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 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 语文教材应该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
六、 语文教材应该有好的创意
第三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建议
一、 语文课程的评价必须改革
二、 关于语文课程评价的实施
1、 关于“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2、 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评价。
3、 关于“识字和写字”的评价。
4、 关于“阅读”的评价。
5、 关于“写作”的评价。
6、 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
7、 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