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学设计
(2017-02-13 23:18:08)
标签: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 |
分类: 教学 |
【教材分析】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春天里,感受美好的春光,发现春天的特点,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1.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会认9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春天的成语。
一、“春”字引入,春意盎然
1、板书“春”字,认识吗?轻读。
2、能用“春”字组词吗?
3、能说“有关春天”的成语吗?(春风得意 春意盎然 春风化雨:刘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春风满面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兰秋菊 春秋笔法 春蚓秋蛇)
4、小结:春天多美呀!今天我们一同去寻找春天好吗?
过渡语:这篇课文老师很想把它读给哪些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因为,他们会一边听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文中的画面,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子吗?
二、初读“春文”,读得正确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想象
2、用一两句话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3、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要认的生字。
4、出示课件认读生字。
同时提醒:“遮、触”是翘舌音。“遮”读一声。“嫩”韵母是en不un。
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识字:躲(身+朵)触(角+虫)鹊(昔+鸟)符(竹+付)
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识字:遮、掩、探。
自编谜语识字:羞(歪尾巴羊骑着牛)
嫩(一束鲜花在中间,女孩反文两边坐)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
出示句子,巩固识字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4)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5)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过渡语:我们结交了生字朋友,可别要“找春天”的小朋友等的太久了,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这一次有生字朋友的帮忙,一定能读的更连贯流畅。
三、再读“春文”,读地流利
1、找9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它同学不要甘当听众,我们认真地听他们读,在心中随着读,这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式。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范字“脱、冻、溪、棉、探、摇、野、躲、解”。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结构上的特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值得注意的地方。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探:右半部分要一笔一画细致分析、指导,秃宝盖不宜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
躲:“身“作偏旁,第六、七两笔右边不出头,“朵”字写得瘦长一些。
溪:右半边部件多,要写紧凑,不要漏写“ “。
冻:偏旁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
野:右边不要多写一撇。
5.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6.同桌评议,修改不足。
书写评价标准:书写正确 大小合适 字体端正 结构运城 书面整洁。
第二课时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2.填空:
春天来了,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她在__________上荡秋千,在__________上摇啊摇,她在__________、__________嘴里叫,在__________、__________枝头笑……
二、 激发兴趣、忆春天
主问题:冬姑娘穿着雪白的纱裙飘然而至,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走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那几个小朋友去寻找春天。那几个小朋友到底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呢?
1、交流:春天藏在小草里,瞧,“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姑娘。)
春天在野花里,我是从“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这句话知道的。
(真不错,你说得有理有据,请坐)。
春天在嫩芽里。在“小溪”里。从“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我还知道了春姑娘藏在了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里。
(学生们异常激动,交流汇报着,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使黑板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春天的氛围,孩子们自然进入了学习的情景。)
2、同学们真了不起,春姑娘已经被同学们找到了,她很高兴能和同学们见面,所以她带来了一首歌送给同学们。播放歌曲《找春天》(部分学生也能动情地跟着唱起来)
三、赏读感悟,找春天
1、我们已经找到了美丽的春姑娘,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力,想像一下:“我们”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触到了春姑娘的什么?
2、交流:
我看到了小草已经发芽了、花儿开了、柳枝绿了、溪水解冻了、鸟儿们飞回来了。
我还看到了桃花、杏花开了,小朋友们在春天里放起了风筝,他们可开心啦!
你们的眼睛可真锐利!
我听到了鸟儿们清脆的叫声,还有溪水丁丁冬冬,它们好象在合唱呢。
我听到的是春风轻轻的呼吸声。
我触到了春天的柳枝、溪水、花草们,还有春天蒙蒙的细雨。
春风轻轻吹到我的脸上,让我触到了她。
小结:你说得棒极了,比老师聪明、厉害多了,真佩服你。同学们,你们就像一个个春天的小精灵,你们通过语言文字,让我们看到了这美丽的春天。
过渡语:快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用此方式来感谢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歌儿吧!
3、感情朗读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老师,我也想读这一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我觉得这句话,作者把小草当做人来写,说他探出头来,描写的特别生动。
对,你真是会思考的孩子。其实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将文章写得生动、传神哦。
生:老师,我来读“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这几句话是运用排比的手法,和比喻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美丽的春天。
(学生听后,不由地鼓起掌来。)
师:对呀!作者就是用了不同修辞手法,为我们展示了这美丽而神奇的春天呀!让我们也赶快学着作者的样子,说说你心中的春天吧!
生:春天来了,春风一吹,柳枝抽出枝丫,随风舞动。
生:笋芽探出小脑袋,好像在寻找春的气息。
生:迎风飘扬的柳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生:春雨沙沙的下着,那是春天的眼泪吧?
师:孩子们,你们俨然就成了一个小诗人,通过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为春姑娘献上了如此美好的诗篇。春姑娘谢谢你们啦!让我们美美的在朗读来感谢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美丽的世界吧。
(学生异常开心,在悦耳的伴奏声中,动情地朗读全文。)
三、升华主题,画春天、写春天
师:配乐朗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
生:纷纷伸着脑袋,欣赏美丽的春景图。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啊,谁愿意来画下这美丽的春天,并用一两句话写出你看到的春天,开始吧!
(学生纷纷举手。请两名学生上黑板补充板画内容,其余的孩子纷纷拿出纸笔,描绘心中的春天。)
师:春天悄悄地来到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春天就在我们的眼睛里。谁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你那美丽的春天。
生:同学们,瞧,我画的校园里的春天,你看,同学们在草坪上踢毽子,跳皮筋,玩得多开心呀!
生:我画的美丽的公园,这里小草探出了小脑袋,花儿玩着腰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通过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在春天的世界里感受到了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春天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无尽遐想的季节。让我们热爱我们的大自然,去感受更多美好的生活吧。下课。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
3、
你能说说早春的特点吗?(天气暖和。小溪的冰融化了。小草都变绿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陆续开放了。冬眠的小动物都渐渐苏醒了。)
一年级下册学过描写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
写话:春天来了……小树?小草?柳树?桃花?杏花?迎春花?燕子?布谷鸟?小蝌蚪?鱼?蝴蝶?青蛙?可爱的蚕宝宝?松鼠?刺猬?蛇?
桃花杏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笑脸吧?
喜鹊杜鹃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黄色的迎春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发卡吧?
红色的玉兰花开满枝头,那是春天的笑脸吧?
飞来的燕子一只两只,那是春天的使者吧?
绵绵的春雨淅淅沥沥,那是春天的手指吧?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叮叮咚咚 轻轻的 暖暖的 密密的 细细的
我找到春天了,她在————————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相信我们大家对春天、对美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睛,奔向大自然,去找一找春天吧,看看春天还藏在什么地方?然后拿起你的笔,把它写下来,希望大家尽量能多用一些活泼、生动的语言。
心灵感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柳绿花红,草长莺飞,那么明媚,那么美好!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心,我们就能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去,融入自然,欣赏自然,体会寻找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春天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谚语: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在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到了春天,体会到了找春天的乐趣,体验了发现的快乐。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课题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她到底在哪儿呢?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去找春天吧!
多音字:奔跑
结构:寻找春天——找到春天——享受春天
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课堂上的比较丰满,孩子们兴趣高涨,学有所获。一类字,二类字的教学有些草率,再有就是没有设计单元导语,整个设计不够连贯,带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