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忆作家戴笠翁先生柴瑞林/文

(2022-03-20 09:06:44)
标签:

文化

女作家-柴瑞林

代表作《深宅暗室》

追忆作家戴笠翁先生

最后一次见到世间奇人戴笠翁先生,还是1994919日那一天。一伙文友去甘肃泾川的“王母宫”游转(王母宫正在扩建,各地来的技术人才工匠在百忙中已见成效),老戴虽然是我们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但是看起来身体精力还算充沛,没有想到十年后的今天,他却没于脑溢血这样的“富贵病”。

先生是甘肃平凉白水人,生于1933年。他是地主成分,地地道道的农户人家子弟。很久以前,我就听到关于他的佳话:平凉白水有一位农民诗人,能创作出万变诗集,无论顺那一头读起来都是甜美优酣的诗句,可是当我们去拜访时,在他的居室里还见到了他所获得的科学方面的奖状、奖杯等等。那时候他已经同时发表了许多文学方面的著作。在他的斗室里的书架上有林立的书籍和方方面面的文学著作和方方面面的资料。如果说他在科学发明创造方面,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果,你会惊讶得目瞪口呆,如果看到他那一位不平凡的人,你会觉得十分平常。我们去时,他穿一双圆口布鞋,没有穿袜子……无论你从哪一个方面看,他都是一位泥里来土里去的农民。他写作的地方和老木头桌子都是及简陋不过的东西,可那样的农家土院土屋土凳,怎么就产生出那么奇妙的文化和科学成果呢?无论你如何评论和分析,都会说他是位人间奇人。

先生详情我不完全了解,在文友的一封信中得知戴先生与妻子是一堵墙两边的人。他们的思想不能沟通,只是在一起生活罢了。他们虽在一个家中,出出进进从不打招呼。文友问他,他说:“出门从来不打招呼。我回来了,吃他做的一碗饭,不回来了,她把多余的饭舀出来放下。我这叫‘归去来兮!’”。

老戴十分珍惜文友之情,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就说在泾川的王母宫见面吧,他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

我们走出王母宫大门,来到泾河桥上,我捡到一只鹦鹉,嫩黄小巧,十分逗人怜爱。戴先生风趣地说:“在王母宫大门上捡鹦鹉是吉祥之兆,王母娘娘的宠物即是鹦鹉,柴女士有才气,才得此宝。”听他这么说大家都乐了,我一高兴,立时写了一首诗:

   《孤鸟》

孤鸟  你为何远行

犹如失恋的情人

在泾河边

在小桥旁

切切寻觅  切切寻觅

 

孤鸟  你孑然独立

流水啊  怎么能理顺你心头的愁结

你完美过

晨起的小吟声

悠悠翠亮

而你现在

只有凄然惆怅

 

  孤鸟

我愿与你在同一条河上

——流浪

水声  波光  还有你动人的吟唱

让青春的美丽在我们

的心间流淌  流淌

(此诗后来载于《钻二青年》杂志;再以后转载于我与家人合著的诗文集《真情》)

先生说您的灵感真的来得快,之前您不一会儿好像还写了什么?我当即给大家读出了我们在王母宫的“碑林”参观时即兴写给碑林主管罗生奇先生的一首小诗:

《颂扬王母宫碑林创始人罗生奇先生》

 

千里顽石听训唤,

万年冰冷开笑颜;

世间奇人罗生奇,

创建勋迹碑林园。

 

 万卷诗书容苑宫,

雄浑今古主体间。

踉跄超出凡人思,

辉煌春秋恒宇寰。

(此诗以后被王母宫碑林创始人罗生奇先生刻镌在石碑上,立于碑林之中;再以后收入诗文集《真情》之中)

先生说写诗是雕虫小技。我知道戴先生是写古诗的行家,对我的自由体肯定看不上眼。以后他在一位文友跟前说,柴写新诗可以,写古体诗欠了点。他就是那样,对文友诚恳、憨直、亲切。

那一天,姚义文友没有到,他一直惦念着,在我们要去平凉的时候,他说要反其道而行——去看姚义,他真的和我们分道扬镳了。可是在我们正要上车的时候,远远地看到他急火火地赶过来了。有的文友笑了说,看怎么样,老戴还是不甘寂寞吧,又找“队伍”来了。

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十年之前的事了,老戴一走,真正成了过去的事了。至那以后因为我的家庭出事(丈夫因心脏病去世),我近十年闭门谢客,而以后,这么好的文友也去世了,我很愧疚。

老戴不幸去世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间,他的业绩垂范世间,是我们永远的楷模。

 

200627于陕西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