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咏史八首》<其八>习习笼中鸟的解读与赏析
(2014-02-20 05:24:17)
标签:
左思咏史八首习习笼中鸟古诗文化 |
左思《咏史八首》<其八>习习笼中鸟
习习1 笼中鸟,举翮触四隅2 。落落穷巷士3 ,抱影4 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途5 。计策6 弃不收,块7 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8 ,内顾无斗储。 亲戚还相蔑, 朋友日夜疏。
苏秦9 北游说,李斯10 西上书。俯仰11 生荣华,咄嗟12 复凋枯。
饮河期满腹13 ,贵足14 不愿余。巢林栖一枝15 ,可为达士模16 。
1 习习:形容鸟儿不断张翅欲飞的样子。
2 举翮:(jǔ hé)抬起翅膀。翮:鸟羽的茎。四隅:鸟笼的四边。
3 落落:形容与人疏远合不来、高傲不合群。穷巷士:住在陋巷的贫寒之士。
4 抱影:形容孤独。
5 枳棘:两种有刺的树。枳棘塞中途:形容仕途坎坷。
6 计策:(想施展抱负),献计献策。
7 块:形容独处。
8 寸禄:微薄的俸禄。
9 苏秦:战国时的纵横家。曾游说六国合纵抗秦,成为六国宰相。后在齐为客卿,被杀。
10 李斯:秦著名的政治家。战国末年到秦国游说秦王,得为客卿。秦统一六国后,任丞相,后被秦二世杀害。
11 俯仰:一俯一仰,低头抬头,指时间短暂。
12 咄嗟:(duōjiē):一呼一喏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13 “饮河”句典故:典出《庄子·逍遥游》“鼹鼠过河,不过满腹”。
14 贵足:贵在知足。
15 “巢林”句典故:典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林,不过一枝”。
16 达士:旷达之士。模:模式。
[译文]
(诗人)说,自己像笼中鸟一样四处碰壁,无法冲破束缚,施展抱负。我这个住在陋巷的高傲不合群的贫寒之士,只能抱着自己的影子,孤独地守在空荡荡的家中。
我想凭借个人的聪明才智到社会上做一番事业,但是枳棘塞满了道路。我为国家提的安邦定国的建议也无人理睬,只好块然独处,像枯池里的鱼一样奄奄一息。外无微薄的俸禄,内无一斗粮的储备,生活艰难,亲戚看不起,朋友也日渐疏远。
转念一想,苏秦北游说,曾佩六国相印;李斯西上秦国游说,得为客卿,秦统一六国后,又任丞相。他二人在一俯一仰之间得到荣华富贵,但是两人都难逃被杀的厄运,在一呼一喏之间就凋枯了。看来,我还是像鼹鼠一样,喝饱肚子就行,不要多余的东西;像鹪鹩一样,有一条树枝栖身便足够了。我要淡薄名利、安贫知足,做一个旷达之士。
[赏析]
这篇诗有二层意思。
1—12句:写诗人文韬武略,又有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但在不合理的、黑暗的、腐朽的门阀制度的压抑下,像笼中之鸟,无法冲破束缚,施展抱负。(出门无通路,计策弃不收)更兼外无俸禄,内无斗储,生活艰难,无人理睬。一个文武兼资的知识分子落到这个地步是多大的悲哀!他对门阀制度的控诉引起了历代读者的同情和共鸣。这是左思的咏史诗受人喜爱和推崇的根本原因。
13—20句:写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在叹息、苦闷忧伤之时,想到苏秦和李斯这两个优秀人才,在飞黄腾达之后,却又难逃被杀的厄运,所以不值得羡慕。因此诗人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放弃对荣华富贵的追求。诗人借助鼹鼠过河和鹪鹩筑巢的典故,主张安贫知足,旷达为怀。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这也是有才、有志而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慰藉。
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比作“笼中鸟”,用“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来起兴;又借用鼹鼠过河和鹪鹩筑巢的典故来说明自己要放弃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做一个安贫知足的旷达之士。“比喻”和“典故”都非常形象、生动、贴切,使这篇诗更加易懂、更加精彩、更加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