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014-09-26 15:13:04)
标签: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 |
分类: 中级职称 |
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实质上是同一集团下企业财产与资源的重新分配。所以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合并应该指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下面是对两者的具体区分: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概念: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
原则: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
特征: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在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账务处理 :
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
(1)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负债(承担债务账面价值)
资产(投出资产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或在借方)
(2)借:管理费用(审计、法律服务等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
2.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
(1)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2)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
贷:银行存款
附:与投资相关的直接费用的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概念: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核算特点:
1. 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2. 付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投出资产为非货币性资产时,投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 面价值的差额应分不同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1)投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2)投出资产为存货,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按其成本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3)投出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投资的,其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一并转入投资收益。
账务处理 :
(1)以现金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包含的被合并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
(2)以库存商品、原材料等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包含的被合并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 (库存商品/原材料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包含的被合并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累计摊销(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贷: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清理等
营业外收入(或借:营业外支出)
(所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4)以所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包含的被合并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累计摊销(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贷: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量以及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的其他的企业合并。
无论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若是发行股票作为对价取得的股票投资,则与股票发行相关的交易费用从股票溢价中扣除;若是发行债券作为对价取得的股票投资,则交易费用是计入到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