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并肺并心病都可因它而起!常按四个“泄气阀”,不给身体添堵

标签:
艾条健康养生中医肝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大家都知道生气容易伤身体,而古人更是很早便已经开始有了研究。《素问·举痛论》里提出了气病总纲:“百病生于气也。”认为各种疾病的产生与气的失常密切相关。
其中有说到气虚致病,如:“劳则气耗”、“悲则气消”、“灵则气泄”;还有说到气机失调致病,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就是著 名的九气病机。其中强调了“喜怒悲恐惊思”等情志在气病中产生的作用。
气郁伤身,火大殒命。其中“生气”作为一种消极情绪,对我们人体的损伤是非常大的。经常生气可能会导致以下疾病:
1.肺病
所谓“怒则气上”,生气时气火循经上逆,肺脏受伤,会出现胸胁部胀痛,咳嗽,面部发红,甚至呼吸急促困难等不适症状,中医称之为“木火刑金");">”。尤其是对于已经患有慢阻肺病的人,如果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就可能会引起慢阻肺病的急性发作。
2.心病
生气时心脏负荷会突然增加,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心脏的耗氧量也会增加,这样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
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在着急、紧张、生气、激动时,也会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加快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血液凝固、引起血管损害。
3.胃病
生气的情绪变化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黏膜血流的调节活动,从而诱发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中医认为,肝木和脾土的功能相互影响。生气时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尤其是当胃气不降");">反而上逆之时,会出现恶心、呕吐、打嗝等脾胃不适症状,西医称之为胃食管反流");">、胃炎,这也是我们生气时会胃疼的原因。
4.肝病
肝喜顺畅豁达,生气则会导致肝气郁结。长期心情抑郁会导致头晕目眩,两胁胀闷不舒等不适。现代医学认为,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促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中的毒素也会增加。
5.小便异常
中医认为,上中下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下焦是排泄尿液和糟粕的。生气时气机郁滞,疏泄不利,会导致三焦水液运行功能出现异常,出现小便尿不净、量少点滴而出等症状。
6.皮肤病
长期压力过大或焦虑紧张,会导致一系列的皮肤问题,比如神经性皮炎。还有像压力性荨麻疹,皮肤一划就会鼓起一条一条的,这些都与情绪有关。
综上所述,生气给我们身体带来的危害真的不少,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那么,中医是如何来帮助身体“消气”的呢?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经常按摩有理 气宽中、宁心安 神、疏解肝胆经络淤滞的作用,可降 血 压、帮助消 除不良情绪。
此外,对于爱生气的人群,除了自己要注意调整好心态之外,常按下面这四个“泄气阀”,也可以帮你缓解生气所带来的危害。
人在发火时,可轻握拳头,用中指抠掌心处的劳宫穴1~2分钟,能起到清心火的作用。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对心脏起着保护作用,按摩劳宫穴可起到静心宁神、镇 定醒脑的作用。当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时,也可按摩掌心,能加快血液循环,消 除疲劳。
当生气感到胃胀时,可按揉小腿外侧足三里穴,能消 除肠胃的浊气,起到“顺气”的作用。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5~10分钟,每分钟15~20次,以感到酸胀、发热为宜。
脚心的涌泉穴是肾经之首,生气时,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能令人气血畅通,起到安 神的作用。
如果感觉自己情绪激动,并出现头 痛、头晕、胸闷、失 眠等情况时,不妨坐下来按揉一下头顶百会穴,在“源头”上把“气”放掉。用双手指按压7秒再松手,连续7次,可缓解症状,提神醒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