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后,需特别注意三种疾病,艾灸四大养生要穴可预防!

标签:
艾条健康养生中医霜降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霜降前后气温可达零摄氏度左右,俗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的寒冷就像一把利剑,使得植物停止生长,万物凋零,所以霜降又叫“严霜”、
“霜刀”、“霜剑”。
1、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容易在此时复发;
2、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
3、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
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所以,霜降艾灸对于固表益气,温补元阳有极大作用,能有效防止以上三种疾病的发生!
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升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
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1、关元穴");">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
2、命门穴");">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3、中脘穴
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4、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1、霜降吃柿子
霜降吃柿子是很多地方的习俗,认为可以御寒,不会流鼻涕,能补筋骨。而也有说法表示:霜降需要吃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会裂开!
2、霜降吃牛肉
部分地区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如广西玉林的居民,习惯在霜降吃一整天的牛肉: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牛腩煲来补充能量,以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
3、霜降吃栗子
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止咳化痰、活血止血等功效,是霜降前后的进补佳品。
4、霜降吃萝卜
俗话说“秋后萝卜赛人参”,可见萝卜的营养之高。在山东,霜降有吃萝卜的习俗: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艾草热水泡脚
方法:用热水泡脚时可放艾叶,一遍泡脚一边搓腰,两手握空拳放在腰眼的地方上下搓,时间15-20分钟。
足部是下肢的足三阴、足三阳经起止的地方,所以泡脚可以刺激这六条经脉。霜降时节多泡脚,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感冒、缓解感冒症状、改善呼吸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