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慢性疲劳”当“秋乏”!想要调节秋季疲劳,记住这几个中医小妙招!

(2024-09-11 15:26:30)
标签:

艾条

健康

养生

中医

秋天

分类: 艾灸祛常病


不少人深陷疲劳感之中,觉得可能是秋乏了。慢性疲劳和秋乏都有身体疲倦、乏力的感觉,但仍有区别,不仅要正确识别,还要学会调理。


别把“慢性疲劳”当“秋乏”!想要调节秋季疲劳,记住这几个中医小妙招!


慢性疲劳和秋乏的区别


秋乏:季节性,可调整


“秋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于疾病,通常与季节变化有关,特别是在夏末秋初,随着天气转凉,人体需要适应新的气候条件,往往会出现疲倦、乏力、不想活动等表现,而且程度较轻。


别把“慢性疲劳”当“秋乏”!想要调节秋季疲劳,记住这几个中医小妙招!


随着调整作息、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身体适应了季节变化,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这种疲乏是暂时的。


慢性疲劳:持久性,休息无用


慢性疲劳通常持续6个月以上,而且症状不会随休息而明显改善,可能伴随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肌肉酸痛、关 节痛、头 痛、消化不良等多个系统不适,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心态。




中医调理慢性疲乏


慢性疲劳综合症");">虽然不是一种致 命的疾病,却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小的影响。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


因此,中医大多从脏腑阴阳失衡的角度看待慢性疲劳综合症,强调以平衡阴阳,扶正补虚治 疗慢性疲劳综合症。

别把“慢性疲劳”当“秋乏”!想要调节秋季疲劳,记住这几个中医小妙招!

在中医诸法中,艾灸疗法选用性味辛温的艾草为原材料,采用点燃的方式起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补益阳气的作用,对慢性疲劳综合症具有很好的治 疗效果。


常用的调理方式:艾灸

01、督灸


人体的背部依次排布有与五脏六腑之气相通的背俞穴。这些穴位能够直接调补五脏六腑之气,改善各脏腑的相应功能。

别把“慢性疲劳”当“秋乏”!想要调节秋季疲劳,记住这几个中医小妙招!

在背俞穴分布的部位施灸可以调理脏腑阴阳,使气血流通顺畅,四肢百骸得到营养濡润则不再感觉疲劳。


02、神阙穴");">隔物灸


神阙是肚脐的“雅称”。神阙穴因连系脐带为胎儿提供营养,又被称为命缔。中医认为该穴位具有回阳救逆");">,扶助人体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补益效果。




在神阙穴隔姜或隔盐灸能够鼓舞人体阳气。按照中医说法,阳气充足则内可以使人精力充沛,不容易疲倦,外可以使人筋骨强健,即使经历了较强的体力劳动,也不致于太疲倦。


03、艾条灸


艾条灸是目前各种主流艾灸疗法中最温和,最让人舒适的一种,但其对于疲劳的改善效果却是突出的。因为在中医理论认识中,“小火生气,壮火食气”!


别把“慢性疲劳”当“秋乏”!想要调节秋季疲劳,记住这几个中医小妙招!


微温不烫的艾条灸作用在气海、关元");">、足三里等补益要穴上,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人体的阳气,通过阳气促进人体气血流动不休,达到抵抗疲劳的作用。


慢性疲劳综合症不仅会带给人一种身心上的、直观的不适感,也会通过心情抑郁、焦虑不安、急躁易怒、思绪混乱、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犹豫不决等症状间接地对人的生活、事业、家庭产生不利的影响。


别把“慢性疲劳”当“秋乏”!想要调节秋季疲劳,记住这几个中医小妙招!


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季节,也可以发生在各行各业的人身上。它本身的症状看似人畜无害,却可以通过蝴蝶效应和连锁反应,给人带来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顺利。


如果您觉得自己有类似的症状,不妨尝试一试艾灸疗法调理一下吧!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缓解疲劳感:


 1、食疗:五指毛桃搭山药 


五指毛桃具有健脾补肺、行 气利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山药可以同时补益脾、肺、肾三脏。将五指毛桃、山药、小米(或大米)煲成浓稠的粥,调味食用,每周2~3次,能够发挥滋阴润 燥等功效,改善脏腑功能不足的疲劳感。

别把“慢性疲劳”当“秋乏”!想要调节秋季疲劳,记住这几个中医小妙招!



 2、穴位:按摩两穴解疲乏 


关元(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百会(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个穴位,具有补虚培元、提神醒脑的作用,若想缓解疲劳,不妨每天每穴按压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达到提神解乏的目的。如果疲乏困倦较重,可每天按压多次。


别把“慢性疲劳”当“秋乏”!想要调节秋季疲劳,记住这几个中医小妙招!

别把“慢性疲劳”当“秋乏”!想要调节秋季疲劳,记住这几个中医小妙招!


 3、休息:闭目养神复精力 


中医讲“目受血而能视”,对于经常熬夜或劳作无度的人群来说,闭目养神能够减轻对肝血的消耗,有助于减轻日间的疲劳感、恢复精力体力。在闭目养神的同时,还可以配合深呼吸或冥想,有助于放松身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