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暑至,盛夏始,艾灸健脾祛湿正当时!为伏前灸做好关键的一步!

(2024-07-06 08:48:10)
标签:

艾条

健康

养生

中医

小暑

分类: 艾灸祛常病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

小暑至,盛夏始,艾灸健脾祛湿正当时!为伏前灸做好关键的一步!

 小暑节气特点 

小暑的节气特点是炎热、耗气、通于心。暑气本是夏日的主气,但对于体质偏弱或暑热太过的情况,暑气就成了暑邪。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这一节气里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进行艾灸可以更好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脾脏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中医认为人体是由于卫阳固护于外,从而防止外邪的入侵,当卫阳不足时,可以表现为汗出,易感冒等症状)。

小暑至,盛夏始,艾灸健脾祛湿正当时!为伏前灸做好关键的一步!

 艾灸健脾祛湿 

脾应于长夏,小暑时节暑湿当道结伴而行,时最需艾灸,健脾化湿。以下两个穴位可在小暑时节重点施灸。

太白:脾经原穴");">,对脾系统的保健非常关键,艾灸太白可以补脾,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犯困、水肿、腹胀、腹泻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定位: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小暑至,盛夏始,艾灸健脾祛湿正当时!为伏前灸做好关键的一步!

足三里: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需配合艾灸足三里");">,以健脾化湿。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小暑至,盛夏始,艾灸健脾祛湿正当时!为伏前灸做好关键的一步!

脾经上的太白穴、三阴交和阳陵泉,同时也是瘦身大穴。有减肥计划的朋友,可以按摩加艾灸这几个穴位,记得要从下到上依次按摩,效果更佳,可促进下肢气血回流,唇色红润泽丽。

此外,若有时间,在小暑时节艾灸以下4大养生穴: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

小暑至,盛夏始,艾灸健脾祛湿正当时!为伏前灸做好关键的一步!

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

小暑至,盛夏始,艾灸健脾祛湿正当时!为伏前灸做好关键的一步!

这四大穴能起到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小暑至,盛夏始,艾灸健脾祛湿正当时!为伏前灸做好关键的一步!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