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芒种,一年中最湿的节气!祛湿养心健脾,艾灸正当时

(2024-06-05 13:37:12)
标签:

艾条

健康

养生

中医

芒种

分类: 艾灸祛常病



芒种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




 芒种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 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芒种气候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一般来说,芒种后,从我国的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会出现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正值梅子黄熟,故称梅雨。芒种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 湿气候的开始!

 

 芒种养生 

而这时候正适合用艾灸,祛湿除邪,调养身心。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gjcPFfwQHS6gNGFOoCSOQ5hQ5nnyQEMpynbp03XleOXiaiaQ56r3YQRJyfsKKxmKVibGHDaxs4EZ1A5ZSs18wVXk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一、防暑祛湿


芒种节气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天气潮湿,在这样的天气湿气很容易乘虚而入。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伤人体阳气,出现便 秘、厌食等情况,所以在这个时候要注意扶阳祛湿,而艾灸丰隆穴、水分穴");">则有益于防暑祛湿。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gjcPFfwQHS6gNGFOoCSOQ5hQ5nnyQEMpynbp03XleOXiaiaQ56r3YQRJyfsKKxmKVibGHDaxs4EZ1A5ZSs18wVXk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二、补养精气

 

农谚讲“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其实大部分就是因为人体阳气不足又遇到炎热的天气导致精力不足,所以这个时候壳艾灸气海、关元扶补阳气,调养精神!

芒种,一年中最湿的节气!祛湿养心健脾,艾灸正当时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gjcPFfwQHS6gNGFOoCSOQ5hQ5nnyQEMpynbp03XleOXiaiaQ56r3YQRJyfsKKxmKVibGHDaxs4EZ1A5ZSs18wVXk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三、补脾养胃


芒种时节,人的身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很多人吃不下饭,其实大部分是因为芒种时节暑湿困脾导致。所以艾灸中脘穴、脾俞");">、足三里可以帮助我们健脾利湿。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gjcPFfwQHS6gNGFOoCSOQ5hQ5nnyQEMpynbp03XleOXiaiaQ56r3YQRJyfsKKxmKVibGHDaxs4EZ1A5ZSs18wVXk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四、预防“夏季”症


芒种节气天气炎热、出汗增多,人体全身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这是人体降温的正常反应,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将空调温度开得很低,毛孔就会收缩,长期冷热交替极易患上空调症等季节性不适应症。此时艾灸大椎、曲池对于提高机体抵抗力,有非常好的帮助。

芒种,一年中最湿的节气!祛湿养心健脾,艾灸正当时

 早睡早起 

除了艾灸调理之外,还应该早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振奋精神。此外,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


 饮食清淡 

还有,芒种期间的饮食宜以清补为主。应多食疏菜、豆类、水果,如菠萝、苦瓜、绿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要多吃瓜果疏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 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