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手或有4大征兆!春季艾灸养好肝:月经通、结节少、色斑无!

标签:
艾条健康养生中医肝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春天天气越来越暖,肝气越来越旺,此时正是养肝疏肝好时机!今天给大家介绍在这个节段,女性朋友怎样做到疏肝护肝、养血调经!
肝是人体的解 毒器官,好比“杀毒软件”,一旦它不能正常工作,人体的健康防线就会坍塌,疾病就会趁虚而入。
指甲有异常,大多表明肝脏功能异常。肝主筋,其华在爪,指甲属于筋。如果指甲有横纹、竖纹、凹凸不平、柔软易折断、颜色枯黄,可能你的肝不太好。
反之,指甲坚韧、红润有光泽、月牙痕明显、饱满不干瘪,说明肝血充盈,肝功能正常,指甲筋膜都得到了足够的滋养。
身体表面的青筋是人体的静脉血管");">。青筋暴露是人体内废物积滞过多的产物,说明身体中的瘀血、痰湿、热毒、积滞等生理废物不能排出体外,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全身各个系统都发生障碍。
手背青筋暴露说明肝胆功能不好,这些人往往都肝火过旺,急躁易怒。而且还有脸色偏黄、油腻等特点,需要降肝火。
手掌颜色正常,颜色分布均匀,白里透红(不是忽红忽白),无局部充血,尤其是大小鱼际无充血,代表肝功能很好。
反之,大小鱼际充血的手掌,被称为“肝掌");">”,代表肝脏代谢能力不足,是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肝不好,手指也会出现变化,平时可以伸出手,合并起来然后观察一下手指的缝隙,看一下缝隙是否过大。
特别是中指的部位,若缝隙过大,很有可能是肝脏受损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女人一生以血为重,肝有“造血”、“藏血”、“调节血量”和向各脏器“输送血液”的功能,还有分解营养、调节激 素等功能,滋养着女人全身的脏器。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中医有“肝为血海”之称。
肝血不足,血不养肝,疏泄失职,则易导致夜寐多梦,眼睛干涩等症状。在女子则表现为月经量少等月经不调的症状。
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
如肝失疏泄或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并引发多种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症。
同时,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可以使气血凝滞于颜面,面部气血失和。在女性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无华,严重的还会出现黄褐斑,影响女性的整体精神面貌
治病的最
天气渐渐暖和,人也容易肝火过旺,这就加剧了肝气郁结,影响了肝脏解 毒,导致肝脏毒素瘀积。
也就是说,肝脏最
故而,春季养肝应当从这4个方面做起:降肝火、疏肝气、清肝毒、养肝血。
1、降肝火
然谷穴:肾经荥穴,“荥主身热”,荥穴属火,而肾经、肾脏属水,因此然谷可以平衡水火,“肝肾同源");">”,艾灸然谷,可以——补 肾水来制心火,滋肾水来涵肝木,抑肝火而扶脾胃。
行间穴");">:火穴,肝属木,木生火,艾灸此穴可以泻肝火,故称“泻行间火而热自清”。
2、疏肝气
太冲穴:肝经原穴,为火穴,被称为“人体的出气筒”,艾灸此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
期门穴:肝经募穴,具有理 气解郁之效,灸之,可以使肝木疏泄适宜,让人气顺而心舒!
此外,建议加灸脾俞、足三里、太白,以补脾气,因为“肝随脾升”,脾气升是关键。
3、清肝毒
肝俞穴:肝不易受补,因此最
章门穴:八会穴的脏会穴,统领五脏疾病,艾灸此穴可以维护肝的疏泄正常。
4、养肝血
关元穴:“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灸之,可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
血海穴: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引血归经、调理血症等功效,灸之,可祛除瘀血,促生新血,通过运化脾血,让肝血得到补充。
三阴交穴:肝、脾、肾三经交汇的穴位,可养肝血、补脾气、滋肾阴。
太溪穴:肾经原穴,肝属木,肾属水,故而养肝血必须滋阴,艾灸太溪可以“滋水涵木”。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疗处 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