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常见6个表现,艾灸这5个穴位最养脾

标签:
艾条健康养生中医脾虚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中医说“脾为后天之本”,是指脾从食物中提取人体所需“精微”,即人体气血化生的物质基础。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脏腑形体、四肢百骸得养,而正气充盛、抗病力强、腠理固密,能抵御外邪入侵。
故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又胡吃海喝,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脾的具体作用
1、中医认为,胃主纳,脾主运。
即脾主运化,也就是运输和消化的意思。吃进去的东西首先到胃里初步加工,但还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必须要被脾进一步运化才能产生精微营养物质,才能被身体利用。
生成精微物质后,脾还要上输到肺,再靠气血的运行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进行滋养。
2、水液代谢
这点和湿气有直接关系,如果代谢失常,那么痰湿,湿热等等都来了。有一句经典总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生湿;脾为生痰之源");">”。
3、统摄血液
中医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当脾正常运作的时候,能够较快地过滤血液中出现的有毒和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血液的健康,为人体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脾虚的6种表现
1、舌边齿痕(如锯齿状),就是舌胖大,老是碰到牙齿,久了就有痕迹;
2、口水多,比如睡觉时,老是把枕巾给弄湿了;
3、饭后就想大便,特别是喝冷饮或油腻之品也不舒服,说明运化不了;
4、有食欲想吃,但吃几口就饱了,饭量变小;
5、大便不成形、稀溏;
6、身体沉重困倦乏力,嗜卧多睡或饭后困倦欲睡。
脾虚的调理方法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运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年轻人可以散步、跑步、爬山等,中老年人可以去跳跳广场舞、散步等都是很好的健脾方法。
推荐两则运动健脾法:
1、推腹: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即可。这样做可以加速肠胃蠕动通便。
2、敲打按摩腿部内侧的脾经:日常闲来无事时,可盘腿而坐敲打按摩腿部内侧的脾经,如果在敲打按摩过程中,发现有硬结或者疼痛点,就多敲多按,直到无结无痛为止。
脾虚是一种失调状态,脾运湿但恶湿,如果脾被湿所困,脾就不得不虚了。这时,通过艾灸的阳热之气来驱寒逐湿,对健脾和养脾的效果非常有用。
【1】太白穴");">
凡脾虚之人皆可艾灸脾经原穴");">太白。脾经主时为上午9点至11点,因此若能在这个时间内艾灸效果");">更好。
艾灸太白可调节消化系统疾病,如泄泻,肠鸣,胃痛,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肠炎等。
【2】中脘穴
艾灸中脘有健脾化湿,和胃降逆,理气消滞,止痛的作用。
【3】足三里
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艾灸足三里");">有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
【4】阴陵泉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作用。
【5】三阴交
艾灸三阴交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的作用。
在中医五行中,脾属土,土地是万物之母,把脾和土相关联,说明了脾对人体的重要性!若身体出现脾虚症状,可采用上述方法健脾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