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透肚子,百病远离!记住这4个神奇的穴位,会让你焕发新生!

标签:
艾条健康养生肚子中医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中医认为“腹部乃百病之源”。
纵观许多肥胖人士,大腹挺挺、走路艰难、百病丛生。特别是肥胖人群要降糖、降脂、降压,防治都非常困难。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黄帝内经》讲:
根据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不难发现人体有一个独特的奥秘,阴经与阳经在手足交接;阳经与阳经交接在头部;而阴经与阴经交接在腹部。
根据中医观点“阴属寒,寒则凝”的定律,腹部正是六条阴经聚会的地方,所以腹部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
根据寒则凝的定律,寒凝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质特别是脂肪凝结积聚。
俗话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腹部往往是首先形成肥胖的根源,长此以往痰湿瘀毒、脂肪寒凝积聚于腹部,堵塞经脉,造成经脉不通,气机升降不畅,严重影响了经脉正常运行,腹部越积越大,甚至久积成病。
所以说腹部积聚的形成便成为了万病的根源。
人体经脉气血运行的根源在哪里呢?
为什么人体的生命点这么重要呢?
人体的生命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中医养生根据冲任督三脉循行的规律。冲任督均起于小腹之内胞宫之下,形成“一源三岐”的人体生命点。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任脉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有统化全身各阴经,主管五脏的作用。
督脉有总督全身各阳经,主管六腑的作用。
冲脉有总领全身气血的作用,在任督的共同调节下,通过经络营养全身五脏六腑。
所以,小腹之内胞宫之下的人体生命点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人体经脉气血正常运行的源头。
腹部常用的保健穴有很多,首先来讲讲神阙穴。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神阙”就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因为在中国只有最重要的才会封之为神!
灸神阙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可以用隔盐灸,还可以在神阙穴做温和灸。
艾灸神阙穴可以防治中风虚脱,四肢厥冷,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 痛,水肿鼓胀,脱肛,泻痢,五淋,妇女不孕等疾病。
【气海穴】
气海穴,从名字我们就能体会,这个穴是我们全身的气聚集的地方。
所以气海也是个补气特别好的穴位。
有人可能不理解气虚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一上楼就喘,上两层楼就走不动了,这就说明是气不足,也就是气虚。
气虚的人可以多灸这个穴位,这个穴位不但可以补气,还有行 气调气的作用。
除此之外,灸气海穴不仅可以防治气虚,还可以防治气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气乱,比如有些人老打嗝,这在中医被称作呃逆。
还有一些更年期的女同志也容易出现气机逆乱,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其实这也是属于气机不畅,这种情况就可以灸气海穴。
【关元穴】
关元穴,它的作用和神阙穴有点像,都是温中补阳的穴位。
但神阙穴温中的作用更强,就是防治胃肠疾患的作用更强;
肾阳虚的人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腰腿痛,或者腰酸、没劲;男性肾阳不足的话,性功能可能会有问题。关元穴就是一个善于补 肾阳的穴位。
女孩子中很多人都有月经不调的毛病,或月经不来,或月经延期,这些都可以通过灸关元穴来调理。
只要觉得阳气不足,气血不畅都可以灸这个穴位。
注:如果有喘不上气,或者自觉吸气吸不到底的时候也可以灸这两个穴位。
只要觉得是虚的病症,都能艾灸关元和气海;如果我们身体不虚,为了让自己更强 壮也是可以常常艾灸这两个穴位的。
关元和气海这两个穴位是人体保健非常重要的穴位,我们常灸这两个穴就可以强身健体,延 年益寿。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艾灸中脘穴不仅可以保养脾胃,还可以通腹降气。
其实我们看它的位置就能知道它的作用,中脘穴的位置和胃很近,所以这个穴位主要可以防治一些脾胃疾病。
比如腹胀、腹泻、腹 痛、肠鸣、反酸、呕吐、便 秘等,此外对食欲缺乏、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等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病症也很有效。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脾胃对于人的身体很重要,而艾灸中脘穴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健脾胃的方法。
腹部艾灸注意事项:
1、首先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艾条灸时,隔一段时间就要抖一下燃烧端的灰烬;艾炷灸时,要及时更换艾炷。
2、一定要护住刚灸完的地方。
因为刚灸完的地方一定很热,有的人不注意,穿得很少就可能着凉了。
艾灸温通的调理作用很好,艾灸以后皮肤的毛孔是打开的,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话,寒气就很容易进入到体内,这样反而达不到调理的目的。

艾灸腹部好处多多,坚持调理,不知不觉妇科好了、身体瘦了、肠胃好了、睡眠好了、肝胆好了......
所以请保养好您的肚子,健康自己快乐全家!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