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这三个穴位,远离腰背酸痛...

标签:
艾灸健康养生中医腰背 |
分类: 艾灸祛常病 |
由于某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腰背痛的患病率高达85%,其中有15%左右的患者因腰背痛而致残。
引起腰背痛的常见疾病
引起腰背痛的常见疾病包括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是引起腰背痛的常见原因。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7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很常见,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高达18%。
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发病率约为0.3% ,虽然发病率不算太高,但是患病人数也超过4000万,且误诊率高达70%,3年的致残率约为45.5%,5年的致残率高达70%。
艾灸是很好的调理方法
艾灸是国人最为熟知的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我国至少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
《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孟子·离娄篇》说:“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医学入门》也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血、祛寒湿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痛、关节四肢疼痛等症。
常见的艾灸有艾条灸、艾炷灸、艾盒灸、艾箱灸、隔物灸等。其中艾条灸、艾盒灸操作简单,可以自己在家中进行。
艾灸3个穴位可调理腰背痛
腰背痛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肝肾亏虚、风寒湿痹、气血两虚、气血瘀阻,不管是哪一种都可以用艾灸的方法进行调理,艾灸调理腰背痛常用的3个穴位:
肾俞穴: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艾灸肾俞穴可以增加局部以及肾脏内部的血流量,从而增强肾脏功能,肾脏功能强大了,就可以对先天之本起到更好的养护效果,保证人体精力充沛,从而起到防治各种病痛、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等功效。
腰阳关穴:在腰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之处。
灸腰阳关穴可以补阳益肾、活血化瘀、驱寒除湿,女性适当艾灸腰阳关穴对妇科疾病具有温通调理作用。
委中穴:俗话说“腰背委中求”,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痛的一个要穴,位置在腘横纹中点的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处。
艾灸委中穴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散瘀活血、舒筋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
针对以上3个艾灸穴位的具体操作方法为:把艾条一端点燃后,在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之处进行艾灸即可,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次可以连续艾灸20~30分钟,一直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
此外,张向阳还说,对于广泛性腰背部疼痛的患者,也可以采用艾箱灸。艾箱灸是把艾条点燃后放于灸箱中,固定在腰背部进行温灸,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次可以连续艾灸30~40分钟,一直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即可。
饮食调整
饮食法则1:抗炎饮食
抗炎饮食,是关节炎最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在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儿童特发性关节炎中已取得一定疗效,强直性脊柱炎也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因此第一主张就是抗炎饮食。
抗炎饮食是怎么样的?首推地中海饮食风格。
地中海饮食,结构是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脂、低热量,相关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坚持6个月地中海饮食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疼痛和晨僵较对照组均有改善。英国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则显示,水果和蔬菜、维生素C摄入量减少的人群患关节炎的风险增加。
“所以患者如果想通过饮食疗法改善症状,减少药量,可以尝试改变饮食结构。”黄闰月支招,可多吃蔬果、海鲜、五谷杂粮、坚果和橄榄油,以及少量的牛肉和乳制品。
饮食法则2:低淀粉饮食
肠道菌群失调与强直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推荐患者实行低淀粉饮食法,也就是减少面包、土豆、蛋糕等面食摄入。
有文献报道,肠道菌群中的克雷恩伯菌可能是强直的诱发因素。肠道中的菌群主要是依赖淀粉的摄入得以生存,因而减少淀粉的摄入,减少肠道中菌群数量,达到调节肠道菌群的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有益的。此外,也有相关研究证明,面包、土豆、蛋糕等面食摄入减少,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和症状。
饮食法则3:戒烟免酒补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可损害骨骼。维生素A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内脏和绿色蔬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