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2023-11-18 09:06:45)
标签:

艾条

健康

中医

养生

分类: 艾灸祛常病

中医认为秋冬季寒气易从足部入侵,而足部受寒后抗病能力降低,容易诱发感冒或支 气 管 炎等疾病,还能引起胃痛、妇女痛经等诸多问题。

因此建议大家在秋冬交替之际多泡泡脚,温补阳气,滋阴补 肾。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一、秋冬泡脚的好处


1、排 毒养颜,全身通畅


人们常说,“足底穴位治百病”,人脚上的穴位反射区几乎涵盖了人体的各个部位;脚踝以下便有33个穴位,占全身穴位的10%,被称作人的“第二心脏”。


通过泡脚,让热水刺 激到足底的这些穴位,不但有益于对应器官,同时还可以加强下肢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将体内的废物、毒素通通排出体外。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2、促进血液循环


俗话说“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秋冬之际,“手脚冰凉”人群的日子又要开始不好过了。


作为离心脏最 远的部位,再加上现代人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导致足部的血液循环就更加“艰难”了,每逢秋冬季节,难免会感觉脚凉凉的。


用热水泡泡脚,有利于足部血管扩张,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畅通经络。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3、缓解压力


泡脚除了能疏通全身的脉络,同时还可以降低足部的肌张力,刺激到足底穴位,让人全身心放松下来。在睡前泡泡脚,让晚上能睡得更香!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二、泡脚需注意人群


1、静脉曲张患者


对于得了静脉曲张的人而言,血管本身就存在淤血。热水泡脚,高温令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重淤血,让病情恶化。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很多伴有周围神 经 病变,而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远端血液供应能力下降,造成脚的感觉迟钝。


自己感觉水温正常,甚至很舒服,但是脚上的皮肤可能已经被严重烫 伤,所以最 好能让家人试好水温。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3、低血压患者


泡脚会让血压快速涌向下肢和表皮,这容易加剧患者低血压的倾向,造成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引发眩 晕、胸 闷等症状。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4、有冠心病和脑梗患者


长时间泡脚,会相应减少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供血,特别容易加重心 绞痛、心梗、脑 梗病情。


总之,对于这类人而言,任何足以改变血液分配和流动的事情,都不要轻易尝试。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此外,儿童泡脚也要谨慎,频繁泡脚或烫脚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形成扁平足;孕妇和经期女性最 好也不要泡脚。


三、泡脚加艾草,效果会更好


秋冬养生重在养肺。艾草性温、味苦、无 毒,具有回阳、理 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 效。


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 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 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四、泡完脚按摩、艾灸效果更佳


1、涌泉穴


【作用】可以补 肾气、泻火降压、强筋壮骨。


【做法】双手掌心轮换着对涌泉穴进行按摩揉搓,每次揉按十余次;或艾灸此穴15-25分钟,能使手脚冰冷的症状减轻。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2、劳宫穴


【作用】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用于治 疗失 眠、神经衰弱等症。


【做法】可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劳宫穴,直至手心发热,两手交替进行,或艾灸此穴15-25分钟。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3、气冲穴


【作用】可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温暖手足。


【做法】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交替进行。或艾灸此穴15-25分钟。


养生先养脚,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入冬之际,泡脚配艾灸,暖暖过冬天!


亲爱的灸友们,俗语说“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要想健康、气色好,养脚自然少不了。


赶紧和家人们一起泡泡脚,让自己“秋冬勤泡脚,冬天病不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