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露|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温阳补虚!抓住最关键的这几天!

(2023-10-07 09:14:21)
标签:

艾灸

健康

养生

中医

寒露

分类: 艾灸祛常病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 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意味着全国大部地区昼夜温差加大,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寒露是气温由凉变寒的转折点,民谚有"先白后寒"之说,相对于白露,寒露代表气温更低。秋冬季交替时节,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随着暑夏的过去,寒气渐渐逼近,夏季让人们过多的消耗了体内精髓,人易出现“秋乏”的现象,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中医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之说,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

益 气就可以温养肺气,鼓舞阳气,而艾灸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 气的作用,正适宜于秋季养生使用。

  寒露艾灸这些穴位,胜吃老母鸡加补药! 


寒露|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温阳补虚!抓住最关键的这几天!

  多灸“任督”巧补阳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到,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将近,应注重足部保暖。  

《千金要方》中也说到:“每八月十日以后,取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即每年农历八月的深秋季节,应当重视足部保暖,防止下肢受寒。  

尤其是各位女性朋友要注意,女人体质属阴,而秋天是“阴气重,阳气衰”的季节,所以要特别注意补充阳气!而补阳气,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任督二脉!

 灸“关元”——补阳气!   

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  

关元穴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寒露|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温阳补虚!抓住最关键的这几天!

关元穴是人体保健要穴之一,坚持艾灸关元一段时间可以健康长寿、增强体质,也可以调理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小便频数、腹 痛、月经不调、虚劳羸瘦等等。  

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  

  灸“足三里”——提正气!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是生命的根本。而调补脾胃的重要穴位“足三里”可以补益 气血,扶正培元,达到保健防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寒露|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温阳补虚!抓住最关键的这几天!

艾灸对人体机能的调整具有整体性,通过艾灸“足三里”,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 年益寿的作用;因此特别适合在寒露这一 天艾灸足三里。  

  灸“肺俞”——强卫气!  

寒露这一 天之后寒气逐渐加重,户外出行锻炼时冷空气直接吸进肺里,为了避免寒邪入体,固护肺气变得很重要!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也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能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寒露|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温阳补虚!抓住最关键的这几天!


肺俞穴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寒露时节莫忘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  

因此,寒露之际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

  寒露之后要早睡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天是“阴气重,阳气衰”的季节,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每到气候变冷,人就会昏昏沉沉,浑身乏力,严重的还会引起脑血栓呢!分析原因是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



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然后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就会浑身乏力,所以要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避免血栓形成。

寒露|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温阳补虚!抓住最关键的这几天!

此外,秋季主养收,可适当进补,经常吃些山药、鸡汤、骨汤等,但切忌进补过量,伤害脾胃。秋老虎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去注意秋季养生保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秋老虎,不过是“纸老虎”而已啦。

寒露|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温阳补虚!抓住最关键的这几天!

天冷,身与心随之俱冷,寒则凝,加之节气如竹节,欲通过则需日耗人的精气更重,智慧的古人运用并流传了艾灸,艾本具纯阳之性,灸即补救,

通过艾火的阳、气温通寒郁,安度肃杀之秋。深秋身多疾患,难挡寒病,但又苦于找不到暖的途径,试一试暖暖的艾灸吧!

天地之气暖则生,生纯阳,生吉祥,暖即令人身心康宁。节气灸,通过艾的纯阳,火的纯阳,人心的纯阳为您温通寒郁,暖化阴冷,预防疾患,安稳过冬......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 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