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体出现5种症状,是你的肝在喊“救命”!养肝认准这3穴!

(2022-07-18 09:52:51)
标签:

艾灸

健康

中医

养生

养肝

分类: 艾灸祛常病

肝脏,被称为“哑巴”器官。因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所以很难察觉肝脏病变。中医讲:有诸内必形诸外。肝病也是“有迹可循”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6hTic3dJysA00QO5X85M15PsMzFOSk1DP3OW0YZJVJibE4UibTP8TaCibkGmLk8ic0J31oYEGsF96a3uvOLr4zZrbww/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肝开始病变时,身体会有以下5种症状:



1、眼睛干涩


肝,开窍于目。肝脏健康的人眼睛炯炯有神,清澈明亮。

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肝血不足,眼睛容易出现干涩、酸痛等,感觉眼睛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就要警惕肝血不足,肝功能受损。


身体出现5种症状,是你的肝在喊“救命”!养肝认准这3穴!



2、脸色晦暗


中医讲“肝衰先上脸”。肝藏血,肝功能受损,导致血液供应,脸部肌肉受阻,脸色就会晦暗发黑。


如果肝功能受损,导致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也会使脸色逐渐晦暗,甚至出现粉刺,色斑,痤 疮等问题。



3、指甲易断


中医讲,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充盈,指甲坚厚,颜色润泽,并具有一定的硬度。


如果肝血亏虚,则指甲软,薄而脆,颜色枯萎容易出现断裂情况,甚至有凹陷的问题发生。


身体出现5种症状,是你的肝在喊“救命”!养肝认准这3穴!



4、尿液发黄


尿液,是肾脏健康的重要指标,肝肾健康则尿液淡黄,清澈不浑浊,没有明显异味。


肝功能受损,影响胆红素代谢,也会导致尿液颜色发黄,甚至出现浓茶一样的颜色,就要警惕,趁早去医院检查肝功能。



5、手掌发红


健康的手掌颜色分布均匀,一旦出现手掌发红,大小鱼际两处出现红色的斑点,斑块就要提高警惕,医学上称之为“肝掌”。


肝掌的出现主要发生在肝炎肝硬化者身上,一旦察觉,请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


身体出现5种症状,是你的肝在喊“救命”!养肝认准这3穴!


我们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以下四件事,给肝排排毒:


1、常喝茶水,护肝脏、排肝毒


水是身体最 好的排毒剂和稀释剂,经常喝水有助于稀释血液浓度,促进肝肾排毒。而且早上起床之后喝一杯温开水也有助于护肝排毒。


想要养护肝脏健康,每天至少保证1500毫升水分的摄入,做到勤喝慢喝小口,让你的身体充分吸收水分,才有助于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


可以经常喝一点养肝的花茶,比如蒲公英,金银花,菊花,葛根,枸杞等食材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更有助于补水,也有助于排肝毒,一举两得。


身体出现5种症状,是你的肝在喊“救命”!养肝认准这3穴!


2、保持一份好心情,疏肝郁


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好好的情绪有利于疏肝理气,解郁散结也有助于肝脏健康。经常笑一笑,可以疏肝育,促进肝气抒发,更有助于肝功能的强大。


尤其是本身患有肝脏疾病的人,更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养肝护肝。


3、艾灸养肝


中医有种说法叫“百病从肝治”,所以艾灸养肝非常重要,平时可以保持艾灸习惯,可以保健养生,常灸以下几个穴位可以养肝护肝:


太冲穴:

身体出现5种症状,是你的肝在喊“救命”!养肝认准这3穴!

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艾灸此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健康运转。日常多艾灸和按摩太冲穴对养肝护肝的作用都很不错。


肝俞穴:

身体出现5种症状,是你的肝在喊“救命”!养肝认准这3穴!


肝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可以与太冲穴搭配进行艾灸,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太溪穴:

身体出现5种症状,是你的肝在喊“救命”!养肝认准这3穴!


肝属木,肾属水,养肝必须要滋阴。艾灸太溪穴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滋补肝肾,养肝护肝。


4、坚持一项运动,强肝脏


适当运动能够强健肝脏功能,也可以促进肝脏排毒,减轻肝脏的负担,每天多走走路也是养护肝脏的好方法。


走路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排出肝毒,减轻肝脏的负担,也可以让肝脏越来越健康。


建议大家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等,都可以让你的心情得到改善,疏肝解郁,保护肝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