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地出现新冠气溶胶传播!用它来防御病毒,效果简便廉~

(2022-04-19 09:16:05)
标签:

艾条

健康

中医

气溶胶

新冠

分类: 艾灸祛常病

近期,浙江宁波、山东枣庄发生疑因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发布紧急提醒。


提醒称,在台儿庄区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中,某居民到户外某处挖野菜,同时间有1名无症状感染者在该处停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该居民遂被传染,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多地出现新冠气溶胶传播!用它来防御病毒,效果简便廉~


4月10日,浙江省宁波市疾控中心官微发布消息称,近日,宁波市发生一起疑似因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事件。


某确诊病例乘坐自驾车(开车窗、未戴口罩)进入某地下停车场,同时间段内另有2位续发病例在该停车场内停留,且未佩戴口罩,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飞沫和密切接触、气溶胶和病毒污染的物品


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此前解读,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如果有感染者病人咳嗽、打喷嚏,除了大颗粒的呼吸道飞沫以外,还会形成非常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停,其他人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感染者的血液,大小便,也可能产生气溶胶进行传播,这使得新冠病毒的传播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隐匿性。


宁波疾控解读:相较于一般的空气传播来说,气溶胶能悬浮得更久、飘得更远就好比走在路上闻到烟味,但身边明明没有人,这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气溶胶颗粒


在3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最新的第九版诊疗方案明确,在相对密闭的空间是可以出现气溶胶传播的,这也是奥密克戎传染性强、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艾烟对病毒有抑制和灭杀功能除了坚持戴口罩进行日常防护外,您还应该学会用传统的简便廉的方法来防御病毒的侵袭。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叶燃烧时会挥发出一种特殊的挥发油,这些物质对多种病毒有抑制和灭杀的功能

https://mmbiz.qlogo.cn/sz_mmbiz_jpg/YqJo3iadohpJ9xxHBYyhkFeFC6BvqZ9NbWXCcCHkJjlhTNfs9CzrRjKfCulPG2yJhRCmXNibKPvotibOVen0ibibgGg/0?wx_fmt=jpeg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艾灸来防病保健,预防新型病毒。艾灸可以温阳散寒、通经活络、祛湿补阳。经常艾灸,还可以给身体补元气、提正气,提升抵抗力


大量研究表明艾灸有这些好处:


一是对室内环境有消毒作用;


自古以来,艾烟就作为除湿、杀虫、除菌的利器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艾叶燃烧后产生的艾烟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对多种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2020年疫情最为严重之时,多个省份的医院、防疫机构、社区,借鉴“非典”时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日常清洁消毒之外借助熏艾,对医院办公场所进行消毒,另外配合喝中药预防,做到了医护零感染!


用法点燃艾条或艾叶熏,熏时应室内无人,一般熏15-30分钟,适当密闭15分钟,然后再开窗通风半小时


二是提高人体免疫力;


对足三里、气海、大椎、命门等重要的强身壮体保健穴位,经常施灸,可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正气,以达到扶正祛邪,预防疾患的目的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可提高T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能力;

多地出现新冠气溶胶传播!用它来防御病毒,效果简便廉~

艾叶中所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燃烧时药力可透入人体或吸入体内,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


上工治未病,其一是未病先防,无病施灸,可调理亚健康状态,使人正气充盈,增强抗病能力,不易感受外邪;其二是既病防变,加速疾病康复,防止病邪深入。


三是对瘟疫类病有一定治疗作用。


以新冠为例,实践证明,艾灸辅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够缩短发热、咳嗽、乏力症状持续时间,有效缓解症状及负性情绪,缩短住院天数;


通过机体免疫细胞和细胞炎症因子发挥双向调节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患者愈后复阳;


艾灸还可以通过对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血液中相关因子的调控,恢复凝血-纤溶平衡,改善肺通气功能和血流动力,辅助肺损伤修复,减少血栓形成,延缓肺纤维化进程,缓解恢复期患者遗留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综合自:三甲传真,山西省中医院,北京日报,生命时报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