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游学||年福见,世遗泉州送全福

(2022-03-26 17:06:12)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旅游




林家乐生命学/游学 || 年福见,世遗泉州送全福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15日讯(记者 王敏霞 黄琼芬)又是一年元宵节,又到泉州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15日,在泉州府文庙广场,“虎年福见·世遗泉州:我在东海送全福”主题“福”文化活动热闹上演。

作为泉州成功入列世界遗产后的第一个元宵节,今年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泉州市开展了世遗送福、传福、述福、祈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无论是传统的木偶戏《闹元宵》、新编南音《凤打梨》,还是非遗体验、民俗快闪等都显示出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林家乐生命学/游学||年福见,世遗泉州送全福

“都是满满的乡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元宵节一早起来吃妈妈煮的元宵圆还有桔子,寓意团团圆圆大吉大利,然后看拍胸舞、猜灯谜,太有意思了。”美国福建海外联谊会会长杨文田离开泉州30多年,是第一次有机会再体验原真的闽南年味,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看到小时候就到过的文庙的变化,他不禁感慨万千。“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接下来,我要再次走遍泉州的街巷,把所见所闻告诉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和大家一起参与到家乡的发展建设中来。”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的留学生马森和小龙当天十分兴奋,“感受特别不一样!泉州不仅有十分有特色的美食和节日民俗,还有其他城市很难见到的清净寺,真的很棒。”世遗之城的文化包容性让来自也门的马森感受十分深刻,来泉州快两年他几乎都爱上了这座城市。

林家乐生命学/游学||年福见,世遗泉州送全福

“福”文化在泉州源远流长,和这座千年古城相生相伴。清源山老君岩、九日山祈风石刻、泉州府文庙、泉州天后宫、泉州开元寺等世遗景点不仅代表了泉州城市的海丝文明,也表达了泉州民众祈愿过上幸福生活的淳朴念想。在泉州,以“福”字命名的“福地”遍布全市、有600多个,祈福盼福、崇福尚福的习俗活动渗透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深厚的特质底蕴和历史传承的泉州“福”文化,已经成为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闹花灯是泉州元宵节最重要的民俗。今天的泉州中山路,可以说是“月牵古塔千年影,虹挂长街十里灯”。“闹花灯,就是“福”文化的典型代表。”泉州民间文化学者洪泓说,泉州话“灯”和“丁”同音,闹花灯寓意“人丁兴旺”,所以家家户户都要挂花灯祈福纳福,一盏盏花灯闪耀着平安、快乐、健康、美满,照亮了老百姓新一年的添丁发财路。

林家乐生命学/游学||年福见,世遗泉州送全福

“台湾的元宵节也是团圆的节日,也有闹花灯的习俗,几乎和泉州一模一样,真的是文缘相通,十分亲切。”来自台湾的吴妘蓁嫁到泉州两年了,今年疫情的原因就和家人留泉过年,她拍了很多泉州闹元宵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和在台湾的亲友分享。

泉州中山路上的民俗踩街活动吸引了很多人观看。“我小时候几乎每年元宵节都会看到踩街表演,今天特意带孩子来感受一下泉州的非遗文化。”市民陈娇娇带着上一年级的女儿早早守候在现场。醒狮送福、大鼓吹、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凉伞等非遗民俗表演让人看的意犹未尽。

林家乐生命学/游学||年福见,世遗泉州送全福

夜色渐深,花灯漫古城。很多人携家带口,畅游在璀璨灯河,这一延续了千年、独属于元宵的仪式感,是泉州人与相爱的家人共享的那一份灯火无眠的浪漫。  

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怀揣这份温情与祝福,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将踏上新年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郭怡希
来源:新福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