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临济禅师的见性真言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临济禅师的见性真言
关于禅宗公案,我曾读过一点。所谓棒喝行录,大抵机趣诡辩,若语言游戏,读后如坠五里雾中。不过,近读《临济录》,受益颇多。临济弘扬佛法精义,让我等根器陋浅者,也可参悟法性真慧。
壹:“自我即真佛”
关于佛陀教义,产生太多门类。达摩来中土后,别立新宗。其它派是“教宗”,诸如密宗、净土宗是救赎宗教。禅宗是“心宗”,特质在于“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开悟难,禅宗却推崇觉性,倡导证悟成佛。历朝历代,大德多,见性者少。达摩面壁数年,可见成佛非易事。从达摩开始,到临济已是禅宗第十一代祖师。众所周知,《坛经》是禅宗经典,讲述五祖弘忍传衣钵给慧能的事。慧能以“菩提本非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空性观,获得弘忍赞赏。慧能以上上智,顿悟佛性,无疑是禅宗史上关键人物。禅宗内部,分南宗禅和北宗禅,乃两种法门。抛开顿悟、渐悟勿论,有慧能才具者,并不多。临济以锐利根器,为后继佼佼者。临济彻悟见性,推崇“自我即真佛”。他认为:佛陀是人,不是神。凡人有生死,佛陀也难避免。一比丘曾对临济说:佛是完美者,经过修行,终成正果。临济这样回复:佛是彻悟之人,他该死时也会死,与我们没啥区别。佛陀现身何方?他已于若干年前,在众弟子哀痛声中,于拘尸罗城死去。在临济看来,体悟佛法,破除释迦牟尼膜拜,至要至要。佛法讲因缘空、心空、法空,诸法空相。只要心灭法灭,万法无咎,可入禅定世界。所谓“真佛”,非释迦牟尼像,其外相“枯骨无汁”。“真佛”乃当下大悟真人,拥有一颗无形无相,如如不动的“觉悟心”。他告诫众生:切勿辜负宝贵生命,个体才是真佛。“真佛”思识不滞,三界自在。在生活中,它们目光清澈,心如止水,光透十方。临济践履禅律,秉承达摩精神,强调“心法”。“真佛”身心自由,具有沉稳主体性:“一人在孤峰顶上,无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那个在前,那个在后?”一旦消泯差别心,拒绝沉沦,俯瞰红尘,则同体大悲,万法一如。临济上述说法,受到其师黄檗禅师的影响。黄檗提出:心外无法,此心即法;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约言之:心识、心念决定一切。控制心念,尤重要。“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物空无实,攀援累心。临济如斯说:“你欲得如法见解,但莫受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这里的佛、祖、父母、亲眷,不是具体意,而是引申义。所谓“杀佛杀祖”,意指空性统摄一切,将各种累心名号否弃之,扫荡之。如果不能究竟空,则不能从修罗场脱身。净土宗强调诵念“阿弥陀佛”名号,认为从中可汲取力量。临济强调彻底空,一心既无,随处解脱。迷信权威,憧憬外物,皆是痴顽汉。只有打破依附,顿悟自心,无欠无余,自足自洽,即是真佛。即便天翻地覆,无喜无惧。我以为临济若慧能,乃顿悟天才。由于宿慧见性,无疑是践履极乐妙谛的伟大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