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罕见的狂草大作,启功曾苦找70年,这字颠覆世人认知!

(2025-07-09 19:14:31)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王羲之罕见的狂草大作,启功曾苦找70年,这字颠覆世人认知!





王羲之出身名门,优越的家庭环境为他提供了良好的书法学习条件。自幼沉浸在书法世界中的他,对各种书体广泛涉猎,楷、行、草、篆、隶五体皆精。他对后世书坛的影响毫不夸张的说,天不生他王羲之,书道万古如长夜。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罕见的狂草大作,启功曾苦找70年,这字颠覆世人认知!

后世书家多以他为宗,受他的影响深远,但是长久以来,王羲之传世的作品却是极稀缺,可以说是没有没真迹传世,以至于后来有人质疑此人是否真实存在。王羲之绝大多数的传世书迹基本都是由唐宋两朝人拓本而来,但就是这拓本也是极其稀有。

启功先生曾经数十年研究寻觅,认定王羲之不单是行书楷书优异,他亦擅常狂草书,张旭、怀素都曾学习过他的书风。直至先生 90 多岁时,在岛国发现了王羲之的狂草书作《黄庭内景经》。

此作又名《天朗帖》,洋洋洒洒近 500 字又有一说有2000字,但我只在网上找到了这几张高清图 。它的出现填补书法史三大遗憾,涵盖魏晋无大字、王氏无狂草、黄庭坚书法取法来源不明等问题,颠覆了人们对王羲之书法的固有认知。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罕见的狂草大作,启功曾苦找70年,这字颠覆世人认知!

不过有人提出说是伪作,并非真迹。按王羲之没有真迹存世的说法,那必然不可能是真的,所以此作应是拓本。
王羲之所生活的年代,道教文化盛行,王羲之深受其影响,笃信黄庭内丹之道。《黄庭内景经》作为道教经典,讲述着道家内丹修炼的原理和方法,这无疑与王羲之的精神追求相契合。

出于对道教文化的喜爱与尊崇,他多次抄写此经,《黄庭内景经》的狂草版本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罕见的狂草大作,启功曾苦找70年,这字颠覆世人认知!

他笔下的《黄庭经》分外景和内景,外景经是较为常见的,他以楷书写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换鹅帖》。然而此作的出现刷新了我们的认知,长久以来,王羲之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多是《兰亭序》所展现出的秀逸、温润。后世九成学者认为 “王字” 仅有飘逸感,姿态柔和。

但《黄庭内景经》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 “刻板印象”。此帖它的字体宽阔,构势明朗,与常见的王羲之书法风格大相径庭。有人说看其字与黄庭坚的草书有点像,是否是他的伪作呢。或许是黄学的王的草呢。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罕见的狂草大作,启功曾苦找70年,这字颠覆世人认知!

从笔法上看,《黄庭内景经》中锋、侧锋并用,行笔过程中坚守中锋,尽显 “锥画沙、印印泥、折钗骨” 之妙。笔画瘦劲圆滑、简练爽利,起笔与上一字相连,气脉畅达,转折处具备 “折钗骨” 的力度与美感。
遇到转折时,笔锋巧妙调为侧锋,圆环写完后又迅速转换为中锋,中间略有顿折感,使线条富有变化和立体感。

其线条质感更是高级,笔画苍劲有力、质朴遒劲,每一笔都饱含张力,具有屈金断铁的筋骨。提按、绞转运用自如,线条连绵起伏,连贯性与韧性极强。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罕见的狂草大作,启功曾苦找70年,这字颠覆世人认知!

唐太宗痴迷 “王书”,评价其字 “烟霏雾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若斜而反正” ,梁武帝也赞其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这些评价在《黄庭内景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启功先生更是对此作赞不绝口,曾临摹数百遍,并称 “学透此卷,唐草皆成坦途”,认为它是开启唐代狂草的钥匙,张旭、怀素、黄庭坚等后世书法家都深受其影响。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罕见的狂草大作,启功曾苦找70年,这字颠覆世人认知!

遗憾的是,《黄庭内景经》的原稿早已失传,现存于日本的初拓本成为研究该作品的重要依据。这个初拓本尾署 “章盛馆摹勒上石”,保存极为完好,一字不缺,细节处与墨迹几乎无二,透过刀痕看笔痕,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王羲之当年挥毫泼墨的场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