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又一狂草出土!曾被日本人秘密珍藏,已达书法的“最高境界”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王羲之又一狂草出土!曾被日本人秘密珍藏,已达书法的“最高境界”
关于王羲之书法,世人多知《兰亭序》的秀丽飘逸,却少见《丧乱帖》的奇宕、苍茫,以及《黄庭内景经》的雷霆之势,特别是后面这一幅狂草,见者极少,可谓颠覆认知,给人意外惊喜。
不仅一扫“王书”仅擅婉约的成见,也充分证明,王羲之乃是“狂草鼻祖”,后世张旭、怀素等人,皆由其发迹,当然除了此帖,近期又传出一幅王羲之狂草,全新出土,国内99%的人没见过。
它就是《草书般若波罗蜜多心》,卷尾和题签,均有王羲之落款,不过此篇经书,由唐人翻译,王羲之早了几百年,并未见过,书风方面,虽有几分相仿,可仔细观察,姿态和风格,略有张旭的气象。
因此个别专家,认为它是张旭所写,实际上,无论出自谁手,此帖之精妙无可否认,已达书法的“最高境界”,全卷长达2米,共有40余行,合计260多字,单字约为4~8厘米。
原稿早已失传,现存“唐拓本”最精善,字体完整,笔画清晰,用墨也润丽且浓郁,保障每个字的细节,还原到纸面,可惜不慎传到日本,曾被日本人秘密珍藏,直到近期才公开。
此作用笔,实现法度与激情的极致平衡,运笔迅疾,有时几字相连,把汉字传统结构,重新组合,简化为点线交响,似是抽象的“情绪符号”,十分诡谲奇幻。
比如“行深般若波罗蜜”这一行,侧锋切入,而后转为中锋,衄挫蓄力,字字雄秀兼具,尤其“深”字,三点水化作飞白流星,竖笔战颤如松针。
意态生动,与万物气象融合,毫无刻意的绞转,极具自然之美,章法方面,这一行的开端和结尾,大多字体分离,中段连绵,能清楚的感受到,行笔节奏和情感变幻,好似“人笔合一”,极具动势,超然物外。
现代诸多小白,被某些“网络大师”带偏,误解狂草之美,认为只要狂野即可,用笔毫不控制,随意涂抹,犹如“鬼画符”,这件《王羲之款草书心》狂而不乱,疾而不浮,始终控制有序。
笔笔潇洒从容、磅礴遒和,真正向我们展示,何为狂草,何为艺术之美,可时常临析,一方面培养正确审美,不受乱象影响,另一方面,学习古人笔法,提升腕力,增强活性,让字迹正统醇和,为之赋予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