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铎百日临-第34天你永远不用担心灵感会枯竭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每天早上起床,大脑就像格式化了的硬盘,白茫茫一片。
些许焦虑。前几天还文思泉涌,头脑里的想法就跟开了闸的洪水一样,拦都拦不住。难不成才几天,就要枯竭了吗?
记起李敖说过一句话:妓女不需要靠性欲来接客,作家不需要靠灵感来写作。话很糙,但印象深刻。
我认为,他这句话并非否定灵感的价值,只是纠正写作者对它的过度依赖。
所谓“灵感”,不过是长期积累后,被某个触点点燃的思维火花。就好像画家写生,日复一日的观察与动笔,那些平凡场景才会在笔下焕发新意;书法家临帖千百遍,方能将碑帖神韵融入笔端,在某个瞬间顿悟笔法真谛;作家饱览群书、记录生活,把岁月沉淀成文字功底,最终被某个街角的对话、一片落叶的飘零所触动,让脑海中的词句突然迸发,化为打动人心的佳作。
换言之,灵感如同锦上添花的惊喜,但纪律才是支撑创作的骨架。
写作就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正是在每天坚持书写的过程中,那些零散的思考、细碎的观察,才会慢慢汇聚成河。当写作成为习惯,哪怕某天觉得无话可写,只要拿起笔,把“写不出来”的焦虑也变成文字,你马上能在书写的惯性里,找到新的方向。
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让自己产生“灵感”。除了“写就完了”,还可以多出去走走,再不行你还可以问AI,跟它随便聊上几句,你就会有大量素材。
我今天早上的灵感,就从出去走了走得来。
山东进入梅雨季。雨从昨天开始下个没完,天气预报说还要连下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