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鲜于枢徒弟的草书有多好,被誉为是草书界的一匹“黑马”,但却很少人知道他!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鲜于枢徒弟的草书有多好,被誉为是草书界的一匹“黑马”,但却很少人知道他!
此草书帖为元代书法家边武所写的草书《千字文》,以纸本墨迹方式存世,全卷被装裱成册页的形式,每页的尺寸为纵34.4厘米,横长23.5厘米,共计有37页左右,此书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之中。
此作是边武应该石抹景良之请而写的,创作时间大概是在1314年的大年初一。观其整作,笔画写得又圆又有力,字的布局有疏有密,看着特别舒服。
用墨也很讲究,浓淡变化很自然。被人称之为是草书界的一匹“黑马”,这字丝豪不亚于赵孟頫和鲜于枢,只是人文历史地位没有他们高而已。
长达千言的内容,自开篇至收尾一气贯通,笔势流转如行云流水。虽以草书呈现,却摒弃狂怪之态,尽显文人书法的清逸雅韵。
明代的大书法家王世贞(此人善评论,很多名家字画都有他的评价),他说边武写的草书又刚健又飘逸,有晋代书法的那种韵味,清代《佩文斋书画谱》亦将边武收录于元代书家之列,充分肯定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哦,说到这里好像还有人不清楚这位书写作者是谁,是不是听都没听说过。边武,字伯京,号甬东生,是陇西人士,也有一说是浙江定海人,生卒年不详,就是不知道,我查也了不知道。
边武,字伯京,号甬东生、玉蓑渔者,陇西人,一说浙江定海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14世纪中叶,也就是元末明初的那段时间里,史料对他的记载并无过多的记载,应该历史中的一个小人物吧。
他与郭畀、王逢等浙东文人的交游,他们在诗酒流连中传承着晋唐法度,又在蒙元统治下的文化边缘地带,默默探索着汉字书写的可能性。
所以刚就猜想过了,他的书法不差,但又史料无过多记载,也没有特别大的历史贡献,故而他的名气自然没有我们所熟知的大家高昂,但好在历史记住了他,他以书法的形式在史书上留下了名。
历史过往千千万,能留其名者少之又少,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努力奋斗一生,若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就已不是常人了,随意翻过一页就可能是谁的一生,甚至是一个朝代的过往。
传边武是鲜于枢的私淑弟子,他在学习过程既传承了鲜于枢“悬腕如剑”的笔法,又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他将鲜于枢的力度转化为速度,在末笔的疾驰中,甚至在纸面擦出了纤维肌理。这种笔势的加速度,使得作品在保留狂草气韵的同时,更添了几分灵动与鲜活。
而边武在章法上的戏剧性处理,同样展现了他对传统草书范式的深刻解构。与鲜于枢《醉时歌》的“醉步踉跄”式章法不同,边武通过疏密变化营造出的节奏突变,恰似戏曲舞台上的唱腔转换,赋予作品更为丰富的观赏层次。
后面是一些名家对他此作的题跋:
边武的书法存世非常之少,仅以此作较为出名,此作是临习的智永草书千字文。千字文是一篇非常不错的名篇,很适合书法学习者做为练习内容进行练习,它一千个字,做到了字字不同,真是绝佳练字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