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颜真卿罕见真迹展出!这才是“颜楷”真面目,书法界被误导1000多年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颜真卿罕见真迹展出!这才是“颜楷”真面目,书法界被误导1000多年
虽然颜真卿号称“亚圣”,但是大众针对“颜楷”,具有诸多误解,谈及颜真卿楷书,我们所想到的,要么是米芾评语:“大抵颜柳挑剔,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要么就是笨拙、反叛王羲之等。
古人和现代学者,有失偏颇的批评,以及刻板印象,造就学者不喜“颜楷”,认为其字丑陋、笨拙的局面,甚至打上“丑书”标签,这是完全错误的。
颜真卿大胆创新,虽然继承“二王”笔法,却没有一味的,不加思考的延续“秀媚”之风,他依据自身特性,钻研碑作、篆隶等,推崇“篆籀笔法”。
故而“颜体”与王羲之的书风对立,用笔雄健、拙质,笔画粗壮有力,体势敦厚,这种风格一别“二王”的亲近感,乍一眼,犹如威猛的“大将军”,气势凛然,令人不敢直视。
再加上颜真卿传世的法帖,多是碑刻拓本,融合刻刀的金石之气,没有墨色变化、运笔痕迹,更是令人感到肃穆,从此留有“颜体”笨重、拘谨,不可学的印象,幸好近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发现一幅颜真卿墨迹。
此帖就是《西岳太华山庙碑》,写于天宝十二年(753年),为赞颂太华山而作,全卷共计700多字,单字4厘米左右,因字迹优美,墨稿被保留,它是国内唯一传世的颜真卿楷书真迹。
其书成时间,比公元752年写的《多宝塔碑》,仅相差一年,用笔方圆兼备,结构宽博大气,中锋行笔如锥画沙,藏头护尾,至于撇捺,则是舒展如弓,蓄势待发,极具磅礴气势和古雅风韵。
这幅《西岳太华山庙碑》乃是罕见的真迹,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学习价值,皆十分高昂,笔笔生动,字字清晰,还原“颜楷”真面目,把碑作对于世人,1000多年的误导解开,让学者见到“颜楷”美感所在。
正如朱长文所言:“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其字气势和水准,不输“二王”,可临摹此帖,强化筋骨气力,领会别样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