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2025-03-06 15:26:29)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他出生于 1472 年,自幼聪慧过人,五岁便能默背四书五经,可谓天赋异禀。弘治十二年,他高中二甲第七名进士,自此踏上仕途。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因正直不屈,多次遭受贬谪。其中,1508 年被贬至贵州龙场,成为他人生和思想的重要转折点。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在龙场那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王阳明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初到龙场,他居无定所,先后在丛棘之中和东峰石洞栖身,环境阴滞潮湿,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但他并未被困难打倒,而是积极与当地人民交流互动。

当地苗族、仡佬族人民正直纯朴、乐于助人的品格深深打动了他。在夷民们的热心帮助下,他在丛棘右边开园种菜,搭建起轩房,并在周围种上桧柏竹子、芍药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这里逐渐成为文人学士往来交流的场所。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也正是在龙场,王阳明经历了著名的 “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由此诞生。他以孔子、刘禹锡等先贤身处陋室而怡然自乐为榜样,写下了草书代表作《何陋轩记》。此作纵 29.8 厘米、横 679.2 厘米,共 130 行、820 余字,创作于正德三年,即他受廷杖并被贬贵州龙场的第二年。

《何陋轩记》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从书法风格来看,它既受 “二王” 的影响,又融入了张旭、怀素等人的优点。笔触起落有致,线条粗细对比鲜明,既有张旭草书的方折刚健,又不失怀素草书的圆转遒媚。逆锋起笔,动作丰富自然,落笔后衄挫、调锋,尽显书法技巧之精妙。

在行笔上更加果断,字形纵势中横向上的开合更为大胆,行与行之间穿插得当,字与字之间气息贯通,连绵不绝且富有节奏感。其点画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挥洒自如,非一般俗手能及。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何陋轩记》是王阳明首次将心法和笔法合一之作,被启功称为 “王氏前半生的扛鼎之作”,开晚明狂草之先河,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和临摹的典范。

王阳明起初,他也和常人一样,依照古帖临摹,只求字形相似。但他很快发现,这种机械模仿收获有限,进步缓慢。

后来,他转变方法,在提笔之前,先凝思静虑,仔细观察字帖中字的形态、结构、神韵,将其深深印在心中,用心揣摩每一笔画的走势、力度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试图贯通笔法奥秘。直到感觉对要领有了深刻理解和领悟,才再次提笔落纸。此时,手中的笔仿佛有了灵魂,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优美线条,书法水平大有所成。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他从宋代儒学大家明道先生 “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 这句话中顿悟,认识到古人随时随地只在心上学,只要内心精明,字好自然就在其中。他讲求 “知行合一”,将练习书法视为磨砺内心的过程。

在他看来,练字就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笔墨流淌中雕琢、打磨自己,忘却技法,忘却字形,用心去触及 “物理”,最后自成一格,这才是真正的书法,而非仅仅是写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阳明不愧为“圣人”手笔,这字凡夫俗子怎写得出来!真迹在日本!

明代作家、书画家徐渭曾说:“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如今《何陋轩记》被秘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但上世纪末的首次公开展览,我们才得以一睹其风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