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证道歌》:忘记心和法,才是修行,如何做到?(看完不再内耗)
(2024-11-11 14:30:27)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证道歌》:忘记心和法,才是修行,如何做到?(看完不再内耗)
原创 道德经心学 道古
永嘉大师的《证道歌》有一句话: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释义:
心是根本,法是尘劳,两者就像镜子上的痕迹、污垢;只有除去这些痕迹、污垢,镜子才会明亮,心与法都忘却了,本性才是真实的。
拿镜子比喻心,拿镜子上的污垢比喻妄心、法执,放下妄心和法执,才能重回光明的本心。
如何理解这段话?
当你在工作时,就专注工作,不要一边工作、一边想着带孩子,活在当下就叫观自在。
不因工作困难而产生畏难情绪,也不因孩子吵闹而产生烦躁情绪,你心里不住任何情绪。
虽然你心里不住任何情绪,但并不是没有情绪,面对工作时严肃,带孩子时亲切……
你不会拿对待工作的心态对待孩子,也不会拿对待孩子的心态对待工作。
你能根据不同的事情,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就叫能生万法。
当你面对人生种种无常的事情时,而本心始终不变,这叫做究竟涅槃。
你本自清净,本心不动摇,却能心随境转,洞悉一切。
事来顺应,事去不留,事来无所不能,事去心无挂碍。
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这样心、法两忘的心。
忘心
比如,你开车堵车时,被路怒症的人骂了,你很生气。
但你在回家前,通过转念把生气的情绪消除了,不把情绪带给自己的家人。
你不是没有情绪,而是不因别人的垃圾情绪影响自己和家人。
还比如,真正的修行者,不会以修行者自居,更不会自命不凡。
他和农民为伍,就是农民的行事风格;
他和官员为伍,就是官员的行事风格。
你从他的言行上,看不出他是修行者,他可以光明磊落,也可以阴谋诡计,他可以怒目金刚,也可以慈眉善目……
例如,张居正有“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心,却能周旋于清官、贪官之间。
谁都看不出他想干嘛,直到他到达权利的巅峰,众官员才发现他竟然是为了百姓的利益来改革,很多支持他的人因利益受损都后悔了……
他有八万四千相,每种相是他,又不是他。这就是不执于相、和光同尘。
忘心不是没有心,而是光明的本心,不被黑暗影响。
忘法
比如,修行者,不执着于固定的修行法门。
可以通过读经书悟道,也可以通过种菜、养花、工作等任何形式悟道。
玩文字游戏的修行者,并不会比不识字的农民境界高。
在大山里有一些山民,内心淳朴,以天地万物为经书。
修行法门,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定。
对于穷凶极恶的歹徒,最好的修行就是去监狱改造,铁链、小黑屋……胜过一切法;
而对于内心纯粹的人,天下万事万物皆可是修行法门。
对于患有抑郁症的人,适合修出世法,不要想不开,放下一切,活下来是第一位;
而抑郁症好了后,适合修入世法,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忘法,不是没有法,而是法无定法,不执着于一种法。
正如《华严经》所言:
心如莲花不着水,
又如日月不住空。
身在红尘之中,事来则应,事过则无。
愿您心如莲花,心如日月,清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