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欧阳询《心经》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欧阳询《心经》
来源:植树成森碑帖
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欧阳询书秉笔圆正,气势纵横,四面停匀,八方鼎制,尤以严谨精能,法度森严著称!然而从他书写的《心经》来看,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其用笔凿凿,深沉而浑穆;有寰宇的深邃,有星光的闪烁;于无形处见形,于有形处见浊;有云阵的浑厚,有霞帔的灿烂;散淡而幽静,雍容而祥和。观其体态,似分而合,似紧而散;左沉右托,左起右落;上下开合,轻赋摇曳;如清风徐徐,如悠悠明月;有莲花的绽放,有春芽的勃发;于静中得动势,于动中显悠游。欧阳询所书《心经》着实让人感受到其赋有花开见佛性,料峭显生机的佛道气象!
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b r)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