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故宫珍藏的《出师表》真迹,满满的魏晋风度,当代书家望尘莫及

(2024-08-30 20:26:39)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故宫珍藏的《出师表》真迹,满满的魏晋风度,当代书家望尘莫及




原创 三余艺术 三余艺术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王羲之代表书法的“金字塔尖”水平,不仅空前而且绝后,还没有人能够完胜他。一位书法家毕生的追求是能“比肩王羲之”,但只有寥寥几人能达到,比如王献之、颜真卿、李邕、赵孟頫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故宫珍藏的《出师表》真迹,满满的魏晋风度,当代书家望尘莫及

这几位都是开宗立派的大师,影响力超凡。唐代以后,颜真卿逐渐成为书坛“亚圣”,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南宋时期,几乎取代王羲之,成了学书人的首选。而从元朝开始,赵孟頫又成了“主流”,特别是“帖学”一路,就没有不学他的。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故宫珍藏的《出师表》真迹,满满的魏晋风度,当代书家望尘莫及

赵孟頫的字相对于王羲之和颜真卿,更适合初学者。一方面是受当时的潮流影响,书法的实用性进一步得到重视,而赵的字就顺应了这种潮流。另一方面,赵孟頫取法晋唐名家,深谙法度,在继承古人用笔时,又进行了精简,所以便于上手。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故宫珍藏的《出师表》真迹,满满的魏晋风度,当代书家望尘莫及

对于学习书法的朋友,以“赵体”为入门,积累一定的基础后再去临摹晋人法帖,会事半功倍,有极佳的效果。而且,赵氏传世真迹极多,这也比摹本、刻帖更真实可靠。赵孟頫作为赵宋宗室,却改节事元,内心一直备受煎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故宫珍藏的《出师表》真迹,满满的魏晋风度,当代书家望尘莫及

这种心态表现在书法上,就是往往选择富有深意的题材,比如《出师表》《与山巨源绝交书》《归去来兮辞》等,要么是忠臣肺腑之言,要么是山林隐逸。尤其是《出师表》,赵孟頫写了很多遍,不过仅有一件流传至今,现藏于北京故宫。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故宫珍藏的《出师表》真迹,满满的魏晋风度,当代书家望尘莫及

书法史上抄写《出师表》的人很多,若论用笔之妍媚圆熟,气韵之华美生动,赵氏版本称得上魁首,尤其是以晋人笔法为根基,字字直追王羲之,非常值得我们好好临摹。此帖写于赵孟頫晚年,全卷纵29.2厘米、横119厘米,共46行、630余字,字径大小约2厘米。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故宫珍藏的《出师表》真迹,满满的魏晋风度,当代书家望尘莫及

赵孟頫此作以王羲之、李邕笔法为基础,先凌空取势,再顺锋而入,笔尖有衄挫、按压、蓄力、回弹等动作,一气呵成、干脆利落。行笔中锋、侧锋并用,笔画起、收有度,遒劲多姿,婀娜灵巧而不柔弱。点画之间牵丝引带,结字欹侧,动势十足。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故宫珍藏的《出师表》真迹,满满的魏晋风度,当代书家望尘莫及

《出师表》用笔方圆并用,转折处时而刚健,时而圆转,结构松紧、高低、欹正变化多端,笔画中截部分也动作丰富,没有直来直去。赵孟頫在精简古法时,清楚哪些值得保留,哪些可以舍去,并能在书写时做到完美,这一点是当今书家望尘莫及的。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故宫珍藏的《出师表》真迹,满满的魏晋风度,当代书家望尘莫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