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中国书法史第一巨人0书圣”王羲之自愧不及。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中国书法史第一巨人!“书圣”王羲之自愧不及。
来源:墨语亭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如果有谁能让他佩服,并说出自愧不如的评价,那绝对是“神仙中人”了。而书法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他就是张芝,王羲之唯一自叹不如的大宗师。
张芝,字伯英,东汉晚期生于敦煌渊泉县(今甘肃瓜州)。张家是豪门大族,祖上也出了不少风流人物,张芝之父张奂官至大司农,权倾朝野。张芝虽然能依靠门荫入仕,但他显然志不在此,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当时被人轻视的书法上面。
据说他还是一位制笔专家。像张芝这样造诣全面的书法巨匠,在整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罕见的,不愧“草圣”的崇高称号。他的季弟张昶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精善章草,时人称为“亚圣”。甘陇应以出过这样杰出的文化巨人而感到自豪。
张芝“草书之祖”,也是张旭、怀素之前的第一代“草圣”。
张芝以篆书、隶书为启蒙,遍学秦汉碑刻,隶书发展到东汉后期时,人们对书写速度、结构的简化要求越来越高,隶书草写成了一种潮流,草书脱离隶书的倾向已经非常明显了。而张芝就是促成草书独立的“第一功臣”。他既写草隶,又写章草,为新兴的草书字体创制法度与规范。
张芝将篆隶笔法进行了精简,表现在波磔更为简化,用笔绞转更为自然,他曾闭门练字数十年,勤劳奋勉,终有所成。王羲之在《番书论》中称赞他:“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好之绝伦,吾弗及也。”。
张芝不仅是“草书之祖”,也是“今草”的开创者。
张芝传世作品极少,《冠军帖》颇为知名。此作藏锋起笔,用笔以圆为主,笔锋行走淋漓酣畅,使转一气呵成,控笔娴熟。起收分明,收放有度。结字奇宕多姿,静中有动,巧妙无比,已达化境。
人物介绍:
张芝,字伯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草圣”和“草书之祖”。他出生于敦煌酒泉(今属甘肃),出身名门,但拒绝朝廷征召,专注于书法研究。张芝尤其擅长草书中的章草,通过创新,将传统的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写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这种写法在当时影响很大,被誉为独创性极高。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非常珍贵,甚至达到了“寸纸不遗”的程度。
张芝的代表作品包括《淳化阁帖》中的《八月帖》等刻帖,尽管没有真迹传世,但这些作品仍然被视为书法艺术的瑰宝。张芝在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去世,他的著作《笔心论》也已经失传。
张芝的书法精神和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家的创作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刻苦练习精神也被后人传颂,如“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就是他的佳话。此外,张芝的书法作品和理论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创新和贡献为草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