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颜勤礼碑》是假的吗?第三季!有比较才有鉴别!伪刻恐成定论!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颜勤礼碑》是假的吗?第三季!有比较才有鉴别!伪刻恐成定论!
来源:大成国学堂
以古为师,悉心交流!敬请关注收藏“大成国学堂”!
(续上,本文考据拓本分别为木衍斋《颜真卿颜勤礼碑坑沿本绝世珍本》、《颜鲁公家庙碑台北故宫本》。)
究其缘由,此碑乃是以旧碑为基础伪造而成,旧碑因年代久远而自然磨损、凹陷,且原有文字的刻痕深浅不一,经打磨后自然呈现出不平整的表面。伪造者显然也未曾追求碑面的整体平整,这一点进一步暴露了该碑制作过程中的急促与粗糙。
《颜勤礼碑》碑面下凹局部
2.
《颜勤礼碑》在制作工艺上的粗糙,从界格的刻划上可见一斑。与西安碑林中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相比,后者界格的刻划整齐明确,文字均规规矩矩地书写在方形界格之内。即使是《颜氏家庙碑》因晚年字迹丰满,偶尔有笔划触及界框,但也绝不越出界框覆盖框线。然而,仔细观察《勤礼碑》,全碑字迹虽清晰可见,却不见整齐明确的方形界格,纵向界线几乎消失,仅在局部残留几条横向界划痕迹(笔者认为这应是旧碑原有的界划,由于未被打磨干净而遗留下的痕迹)。
此外,文字并不受界格限制,多处字迹越出界外,如碑阳横三十六行的“年”字;碑阴横十一行的“秀”、“实”二字;碑阴横三十七行的“荆”、“蛮”、“外”三字等。缺乏方形界格的约束,导致此碑许多字迹上下错落,呈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这在讲究法度的大唐的碑版重视比较少见的状况,更何况颜勤礼碑是严谨著称的颜真卿为家族祠堂所书的碑版,其严肃性可想而知。
《颜家庙碑》整齐界格与匀称书写
《颜勤礼碑》界线与字迹逾线局部
3.
此碑的制作工艺与其他可信的颜真卿碑刻存在显著差异。以西安碑林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为例,这两碑均采用双刀深刻技术,镌刻痕迹呈现出鲜明的锲状“V”字形,并能通过果断的刀痕精确地再现书写的笔意。《颜氏家庙碑》在镌刻颜体标志性的捺脚时,甚至能够通过两个不同的平面来展现用笔的细腻变化,足见其镌刻技艺之高超。相较之下,《勤礼碑》显然未采用双刀深刻技术,其痕迹并非上宽下窄的锲状“V”字形,而是上下宽度一致,底部呈现平面而非线条。这可能是因为镌刻工艺为先双刀构型,然后沿中线以某种工具平挖碾磨所致,而非传统的镌刻工艺,其制作方式显然与唐代碑刻的技艺不符。
《颜家庙碑》刻字细节
《颜勤礼碑》刻字细节
除了工艺上的瑕疵,该碑还存在一个显著的不足,即缺少碑额文字。虽然碑额存在(从碑额的形制和盘龙纹饰来看,确实应为唐代遗物),且保存状态良好,但其署额的圭形框内却空无一字。笔者观察到,碑额上有明显的打磨痕迹,似乎是有人故意磨去了原有的文字。因此,从侧面观察,圭形框面比下方的碑文面显得低浅。碑阳的圭形框下方还残留一些模糊的阴刻花纹,似乎是人物形象,但可惜已经无法辨认。
这些无法解释的疑问和细节上的失误,足以证明《颜勤礼碑》是利用旧碑伪造的。其所展现的颜体书风带有明显的类型化和程式化特征,这与宋代以来众多颜体书籍板刻以及明清时期馆阁体书家的作品所呈现的趋向一致。这种类型化、程式化的书体,其典型性和归属感显而易见,有时甚至会被误认为是原初的经典风格。《颜勤礼碑》作为伪刻,在百年间逐渐被后人误认为是颜书的经典之作,正是这种现象的一个明显例证。
本文修改自吴感老师登载于《收藏家》杂志2013年第1期的同类文章!如有必要可通知本人删除!谢谢!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