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铎首次公开的草书手稿,气势不输怀素,日本人:这才是“真书圣”!

标签:
书法林家乐生命学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王铎首次公开的草书手稿,气势不输怀素,日本人:这才是“真书圣”!
原创 三余艺术 三余艺术
现代人崇尚创新和个性,书法自然不例外,由于效仿“唐楷”和秀逸书风的作品泛滥成群,气象与形态大多千篇一律,让人越看越无趣,所以近几年国展,很难它们的身影。
反而早前被骂“丑怪”的古朴茂密、狂逸奔放一类作品,如今备受专家大师的青睐,譬如“一代神笔”王铎的狂草风格,各大书法展览颇为喜爱。
关于王铎的历史评价,大多围绕他的“贰臣”之举展开,批判他丧失君子傲骨与气节,将之骂作“叛徒”,连带其字也饱受争议,喷子们说他败坏古法。

这种说法自然是错误的,根据大量实例可知,“字如其人”是错的,书法鉴赏应当分析笔法、章法和艺术气韵等,从专业角度看,虽然王铎的草书没有俊秀清和之美,形态张狂奇宕,但他并非乱起一气。
比如欣赏书法界首次公开的王铎《草书诗稿墨迹》,气势完全不输怀素,此作乃王铎唯一传世的手稿,不再刻意造势,笔笔返璞归真,还原真正的书写状态。
他初学书法之时,曾临摹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米芾等大家法帖,悟透古法精髓,练就强悍的控笔功力,即便运笔再迅捷飞动,依然不失准头和气力。
同时王铎独具创新思想,再加上“贰臣”经历所受的谩骂,令其痛苦万分,他只能将情感宣泄在艺术创作,采用“涨墨法”,让墨色滴落纸面。
之后根据运笔的翻转、缓急,使墨色呈现枯润变化,让笔法和墨法融为一体,所以卷中笔画圆融坚实、苍劲枯涩,时而笔丝飞动,纤细如轻丝。
时而浑重有力,犹如巨石压顶,结字虽然整体偏下,内在排布宽阔大气,疏密虚实、欹正开合等,产生合理而灵巧有趣的变化,更具流动感,达到“人笔合一”之境,艺术气韵浓烈。
无愧于戴明皋称赞曰:“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沙孟海也说:“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
而且王铎草书传入日本之后,其纵横勃郁之风,迎合日本书坛审美观,把他列为一流书法家,并说“后王胜先王”,称赞其字胜过王羲之,当为“真书圣”。
足以见其字精妙,尤其此作乃罕见的草稿,笔势更加自然生动,时常临摹,可以提升笔法功力,写出草书的流动畅达之美,还能拓宽眼界,激活思维创造力,让自我作品早日入选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