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2024-07-05 16:30:27)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北魏《杨琏墓志》




来源:石刻研究

石刻研究  总第  276 期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一、墓志简介

      北魏《杨琏墓志》,共 23 行,满行 24 字,正书。志高 48.5cm,宽 48.5cm,有界格。据志文可知,志主杨琏曾任安城令、汝南太守,逝于太和廿二年(公元 499 年)正月,神龟二年(公元 519 年)三月六日入窆。由“窆于旦甫之西山”一句推知,此志或出土于洛阳偃师市南蔡庄乡一带。

二、墓志录文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三、学者专论

1.书法风格

      《杨琏墓志》书法极为秀美, 书风峻拔刚毅, 用笔刚柔相济, 纵横自如, 于绵密中时露锋棱。分行疏宕, 饶有韵味。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备碑第十》:『太和之后 , 诸家角出……凡后世所有之体格无不备, 凡后世所有之意态, 亦无不备矣。』公元四九四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形成了崇尚南朝衣冠之制的风尚, 书法上出现了秀颖峻拔的风格样式, 姿态近于南朝碑志。其实, 南迁之前, 北魏就已开始吸取南方书法, 南迁洛阳之后的四十年间, 学习南朝书法的风气随着『汉化』的深入而兴盛, 逐渐形成了弃古趋新、舍质求文的书法风尚。

2.书法赏析

      《杨琏墓志》镌刻精美, 字口清晰。笔画婉丽而有姿致, 趣味无穷。比之唐楷, 其用笔技巧及法度略显不足, 但活泼有余。北魏时期的刻工, 决不是主观故意地『出之自在, 故多变态』。而是以刀代笔, 信手打凿, 这种活泼多姿的书法与自然质朴的刀刻融为一体。何焯《义门先生集》中云:『六朝长处在落落自得, 不为法度拘局。欧虞既出, 始有一定之绳尺, 而古韵微矣』。赵之谦《章安杂说》 中讲:『六朝古刻, 妙在耐看。猝遇之, 鄙夫骇, 智士哂耳。瞠目半日, 乃见一波磔、一起落皆天造地设……』这也正是《杨琏墓志》的可贵之处。

3.异体字

       六朝碑志中多有异体, 其原因无外乎社会、 文字演变及书刻者几个方面。《杨琏墓志》中也存在一些异体字的写法,如“世藉华腴”(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一句中,“腴”写作图片。在“爰动皇衷”一句中,“衷”写作图片;志文倒数第五字“颓”,写作图片。

       北魏时期的碑志楷书 , 可谓『每碑各出一奇, 莫有同者』, 但镌刻有精美与草率之分, 风格有新妍与古拙之别。洛阳一带出土的大量北魏宗室元氏墓志, 大多呈既精美又新妍的体态。《杨琏墓志》 镌刻于北魏后期, 不像唐碑那样受到法度的约束 , 故能于真朴之中孕育自然之美。这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史料, 且对书法实践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墓志赏析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北魏《杨琏墓志》


注:《北魏杨琏拇指》发表于《书法》2019年第6期。如需引用,请参原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