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日本拒不归还的颜真卿真迹,比《多宝塔碑》更细腻,写这幅字时他已经72岁了!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书法网:
日本拒不归还的颜真卿真迹,比《多宝塔碑》更细腻,写这幅字时他已经72岁了!
很多朋友书法是从楷书学起的,四大楷书字体中,“颜楷”的受众非常广,浑朴雄强的笔画和结字,以及颜真卿顶天立地的气节,都让人选择以颜入门。
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可以说是必临法帖,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碑刻作品往往有缺损和模糊的地方。
有这样一句话“碑不如帖,帖不如稿”,这是因为碑刻作品,属于二次创作的产物,作者完成创作后,将原稿交给刻工,刻工进行下一步摹刻上石。
这一过程中,受刻工自身技术和自由发挥的影响很大,最终的成品与原稿之间的差别很难把握。除此之外,哪怕碑刻极度还原,用墨书写产生的细微变化,也是刀劈斧刻做不到的。
而且历经千百年的风、水侵蚀,碑面都会有所损坏。而拓印出来,又相当于进行了三度创作,某些笔法细节更加模糊了。
相比于碑,帖就避免了二度、三度创作,在墨色、笔法变化上都非常生动细腻,虽然说比起手稿用笔的自然变化上,帖略逊一筹,但也绝对胜过碑刻了。
颜真卿楷书手稿现已不存,楷书墨迹原帖中,公认为真迹的还有一件,它就是《自书告身帖》。
《自书告身帖》写于唐建中元年(780年),这一年颜真卿已经72岁了。唐德宗登基后,授颜真卿太子少保衔,于是他写下了这卷作品。
颜真卿楷书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大阶段,晚期是他六十岁以后的作品,《自书告身帖》就是他晚年楷书风格的集中体现。
颜真卿早期的楷书是他45岁以前,此时他尚未形成成熟的个人风格,而是取法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人,还未形成结字宽博、笔画肥劲的特征。
而从45岁到60岁这段时间,“颜楷”个性逐渐成熟,但仍能看出虞褚之气。直到颜真卿花甲以后,风格才彻底走向成熟,摆脱初唐习气。
《自书告身帖》
共33行、253个字,还有结衔小字13行,小字大小不到一厘米,大字约为4厘米。起笔逆锋而入,行笔中锋为主,笔画遒劲稳实,饱满圆润。
此作肥而有劲,无丝毫臃肿,写竖画时颜真卿有意形成弧度,给人以弹性中积蓄力道的感觉。
《自书告身帖》方圆并用,顿挫绞转处理非常微妙,提按的过程中,主笔多是中段粗、两头细,中部外凸。
而提勾、捺脚有缺角。此作结字外紧内宽,骨肉停匀,大气宽博。董其昌称赞:“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
学颜楷如果能从此帖入手,把他的用笔细节、结字变化弄明白,再去临其他颜帖,就会豁然开朗。
可惜的是,这件作品后来流入日本,现藏于中村不折书道博物馆,至今拒不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