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沃兴华先生终于点痛了海量书法爱好者:古人教的笔法与书法无关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沃兴华先生终于点痛了海量书法爱好者:古人教的笔法与书法无关
原创陈天哲
早上起来,刷手机,看到《书画相约》微信公众号有一篇文章特别好,我并不在意文章作者的观点,却为文章中沃兴华的论点叫好!文章标题是《沃兴华:古人教的笔法太僵化,与书法艺术毫无关系》,说实话,看标题就会让我叫好!
天哲因为曾经出身记者遗留下一个职业习惯,一有空闲就爱写点文字,就如一位烟瘾很重的人一得空就冒上一支。写多了,被别人评论就多了,前前后后收到过百万条评论,互联网上的评论与真实世界的评论太不相同,真实世界的交流往往因为身份、地位、人情世故等诸多原因虚话、假话一大堆;互联网上就不一样了,对方的身份本身就有所掩盖、有所虚拟,会无所顾忌地说话,特别真实,不留余地,而且往往一针见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也是一种阅读人性提升自我的好机会!通过网友评论,天哲所了解的网友,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迷恋古人的,这部分人迷恋古人恰恰是因为学得太浅,知之甚少,仅得皮毛,才无限迷恋,殊不知,古人可能会说:“哥只是传说,不要迷恋哥!”
沃兴华先生在这里指出了某些古人不能迷恋的核心内容:笔法!
书法名家沃兴华就认为,古人有些教的笔法不地道,僵化刻板的笔法与书法艺术毫无关系,以这种方法写字永远也无法进人艺术的境界。要想进入书法艺术殿堂,首先得从笔法上领悟其中奥妙。
古人特别讲究笔法,“笔法千古不易”!有些古人讲笔法其实就是写字要遵循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讲究起承转合,讲究藏锋露锋!
沃兴华说,今天,一般的书法爱好者都不知道笔法的产生、作用和意义,尤其是将古人讲的“逆入回收”当做笔画的一部分去理解去表现,许多书法教师也这么认为,照此宣讲,贻误学生,因此在这里特别加个注,予以驳正。古人讲的“逆入回收”也许不同于我们的理解。
沃兴华认为,就是“用笔八法”对我们现代人学书法贻害无穷。若仔细分析古人的讲法,起笔被分解为“落、起、走”,收笔被分解为“回、住、围、藏”,自然书写变成了刻意描绘,笔势不复存在。后人觉得此图还不够简明,又改了,收笔竟然变成为“围一个圆圈,留一个白洞,回笔涂满”。这哪里是写字?分明是在描绘笔画!
宋人“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笔法理论,没有说明收和缩其实都是下一笔的起笔,属于笔势的一部分,这已经包含着一种危险的倾向:为笔画而起笔,为笔画而收笔,无视笔势的存在。
天哲个人观点,在书法中,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重要原则,起、收都是应该变化的,并且强调沃先生所言“笔势”的存在,如果按照宋人“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笔法理论,写出来的所有起笔,特别是收笔,都是千篇一律的雷同,也是可怕的!天哲就曾经就中书协主席孙晓云写的一幅书展题字发过专文,一排字下来,全是垂露竖,太难看了!相反,曾翔先生某一次临游寿的书法,把雷同的收笔作了多种变化,左看右看,都漂亮得很!沃兴华先生,也是当代书法的顶级高手,我们附上他的一些作品,大家用心去看,也会发现其这些方面的变化!
所以,我们要记得前文古人可能要说的话:“哥只是传说,不要迷恋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