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书圣”之名竟由他缔造,曾开创行书碑刻,书法乃“中国帝王之最”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书法网:
王羲之“书圣”之名竟由他缔造,曾开创行书碑刻,书法乃“中国帝王之最”
王羲之,史称“书圣”,世人称其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从古至今备受推崇,为历代学书人的典范。
历史上有两次学王羲之高潮,一次是在南朝梁国时期,另一次则在唐代,被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推崇。
李世民酷爱书法,曾开设弘文馆,并特设书法一科,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这些书法大家都在里面担任过学士。
他对王羲之书法最为喜爱,认为右军书法“尽善尽美”,曾观览过无数王羲之真迹,甚至不惜花重金从民间收购王羲之作品。
对其作《兰亭集序》更是爱不释手,睡觉都要放于枕头旁边,有传言称《兰亭集序》曾被一同陪葬于昭陵之中。
著名学者郑汝中曾在《唐代书法艺术与敦煌写卷》中评价曰:“其书法骈俪流畅,雍容大度,有明显的二王书风,以行书刻碑,唐太宗为第一人。”
李世民书法多取学虞世南,虞世南师法智永,乃“二王”的正统传承,因而李世民深得“二王”之法。
对王羲之笔法与书法理论颇有领悟,曾亲自撰写《王羲之传》,巩固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
唐太宗传世作品极少,《温泉铭》便是他流传于世的罕见之作,此作乃李世民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全文尚存48行,共354个字。
《温泉铭》于李世民晚年时书写,书法已达大成之境,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二王”风韵,法度严谨,笔法灵活自如,笔势遒劲有力。
字体间轻微的笔丝勾连,更显飘逸流动之感,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势描摹的惟妙惟肖。
与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温文尔雅的书风相比,李世民的笔法更加豪迈洒脱,行笔跌宕起伏、奇崛狂放,将雍容华贵的帝王之气发挥的淋漓尽致。
李世民曾开创行书刻碑,书法作品堪为“中国历代帝王之最”,他在位期间大力推崇书法,使唐代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温泉铭》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行书刻碑,原碑已失,拓本被道士王圆箓于甘肃敦煌莫高窟挖掘而出。
后经证实,确为唐拓孤本,近代被伯希和劫往法国,现存于巴黎国立图书馆。
此品可作为研究李世民书法的依据,书风受“二王”影响深刻,为学习王羲之书法提供了优质借鉴。
因此可将本品作为基础,时常临摹,体会唐太宗流畅华贵的笔法,从而逐步向“二王”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