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他是苏轼拒不承认的书法老师,与颜真卿齐名,他的字骨力丰沛,功力深厚,冠绝当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书法网:
他是苏轼拒不承认的书法老师,与颜真卿齐名,他的字骨力丰沛,功力深厚,冠绝当时!
王羲之一般被认为是书坛的“至圣”,享受着最“尊贵”的地位,后世书家从学者甚多,他的儿子王献之与其并列,合称为“二王”,有“小圣”的赞誉,他们是东晋书坛的顶流。唐代书法极盛,不逊于晋代,颜真卿被称为“亚圣”,地位颇高,与之并列者一般是柳公权,不过当时“徐颜”的名头更响,“徐”指的就是徐浩。
徐浩,字季海,生于唐长安三年(703年)的会稽郡(今浙江绍兴),是宰相张九龄的外甥。宋代朱长文在《墨池编》中梳理唐楷发展脉络时指出:“……阳冰传徐浩,徐浩传颜真卿……”,即是说徐浩楷书笔法学自李阳冰,并进而影响到了颜真卿。
徐浩在当时的名号甚至比颜真卿还要大,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苏轼等人都学过其书,但是苏轼却讳莫如深,黄庭坚就曾说:“东坡少时规摹徐会稽”,但随着宋代审美风尚的转变,徐浩的书法被认为是“俗”,他就拒不承认了,正如明末冯班所说:“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然二公深讳之。”
徐浩传世作品不多,《书朱巨川告身卷》最为知名。此卷作于唐大历三年(768年),是朝廷颁布的朱巨川的委任状。徐浩的书法有所传承,大致为智永、虞世南、欧阳询、张旭、李阳冰一脉。董其昌称赞“徐季海书虽方实圆,脱去虞褚姿媚态。”他的字圆润饱满、甚至在虞世南、褚遂良之上,功力深厚。
《书朱巨川告身卷》全文为:“敕,左卫兵曹参军庄若讷等。气质端和,艺理优畅,早阶秀茂,俱列士林。或见义为勇,或登高能赋。擢居品位,咸副才名,宜楙乃官。允兹良选,可依前件。”徐浩书法冠绝当时,有“四方诏令,皆出浩手”的记载。
此帖从容大方、雍容华贵,与欧阳询书法有相似但更加圆润丰盈。行笔藏锋,笔画凝实有力,横画粗拙、竖画稳实。结字方正宽博,反映了唐中期以“丰肥”为美的审美取向的转变。徐浩这件作品转折婉转,去方取圆,墨色厚润但不俗媚。
徐浩这件《书朱巨川告身卷》是目前学界公认的三件唐楷真迹之一,另外两件为颜真卿《自书告身帖》、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其艺术价值可见一斑。我们临摹此作可以感悟徐浩书写时的用笔状态、行笔变化,对学习唐楷有帮助。
此帖先后藏于北宋内府,元代鲜于枢、张晏,明代董其昌,清代梁清标处,如今珍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