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谨言洁行书追魏晋——浅析文徵明小楷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

(2023-02-08 20:53:20)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谨言洁行 书追魏晋——浅析文徵明小楷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




原创汉府古文化

文赵磊

摘要:文徵明是明代杰出的书法家,诸体皆擅,尤精小楷,有“小楷名动海内”之称。其传世小楷,用笔纯熟俊秀,结体端庄严谨,于方正之中寓多变之体势,形成了端庄秀丽、温文尔雅的书法风格。书家书法风格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本文以探析文徵明小楷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为主,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角度着手分析。

关键词

文徵明、小楷、书法风格、原因

正文

一、外在因素
(一)明代初期小楷氛围浓厚

自魏晋之后,明代可以说是小楷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这一时期小楷名家辈出,最广为人知的,当属文徵明。文化的发展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文徵明在小楷书法取得的成就,也与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所关联。

洪武时期,朝廷恢复了科举制度,以书取士,考试作答需要使用楷书,故此,小楷便显得尤为重要。官府公文等地,也多以小楷为主,尤其是在帝王有意推动下,为迎合统治者的审美需求,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以“二沈”为代表的“台阁体”。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在成化六年出生的文徵明,便生活在这样的小楷氛围浓厚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之下,其小楷风格自然也深受影响。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谨言洁行书追魏晋——浅析文徵明小楷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

文徵明小楷《跋祝允明赤壁赋》

(二)上疏乞归,辞官后闲适的环境及心态的转变

文徵明的官途生涯可以说是既坎坷又执着,经历过九次乡试落榜,依然向往做官,后经过李充嗣的举荐进入太学,得翰林院侍诏一职。但是做官三年期间,又有“大礼仪之争”与“左顺门”事件,由此,文徵明对官场产生了厌倦、恐惧和失望,于是上疏乞归,辞官回乡。

辞官后的文徵明以艺术活动为心灵寄托,将自己放空,寻“闲雅”之事,心态上的转变,使其书法在技法上越发熟练与自然。与苏轼“书初无意于佳,乃佳”的观点倒有些不谋而合。归田后的文徵明不与世事,以书画自娱,其小楷书法风格的形成和完善,与其回乡后的生活环境以及其心态上的转变息息相关。

(三)明尚态,文人以追魏晋风骨为主流艺术倾向

钟繇和王羲之是世代书家学习的楷模及效仿的对象,又因书家本身的审美以及书法学习强取舍的不同,故每个书家所体现出来的风格迥异。文徵明同样将“钟王”作为学习的对象,尤其是钟繇的《荐季直表》,文徵明在此下了不少功夫。不过从文徵明的传世小楷来看,受王羲之圆润秀美、精致雅逸的小楷书法风格影响更大一些。

文徵明对王羲之的小楷作品《黄庭经》甚为喜爱。有文献记载,文徵明数次临习王羲之的《黄庭经》,与逸之原书酷似,可见文徵明对王羲之书法学习的用功程度。文徵明曾这样称赞王羲之书法:“冰姿玉质,宛如飞天仙人,又如凌波仙子”,他所向往的,也正是王羲之小楷书法中的清雅和秀逸的感觉。

文徵明从右军的书法中学习到了淡雅秀劲的审美风格,并根据文徵明自己的理解在书写上体现出自己的书法风格,内化为自己的小楷艺术语言。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谨言洁行书追魏晋——浅析文徵明小楷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

文徵明小楷《清静经》局部

二、内在因素
(一)谨言洁行的生活作风

在“吴门四才子”之中,文徵明与唐寅、祝允明的作风不同,不放纵,不豪饮,其生活作风严谨,待人宽厚。文徵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自己要求严格,有着传统文人士大夫高洁的处世之态,其子文嘉亦称其父:“未尝一置身于有过之地”,可谓谨言洁行,有的时候“书如其人”,文徵明的这种性格,也在其小楷书法风格上体现出来,用笔精致细腻,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合乎法度。清代文献《山静居画论》中亦言,文徵明书画中有闲雅之趣,是其性格所致。

(二)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文徵明并不是一个靠天分成才的书法家,而是依靠自己的勤奋。史料记载,文徵明少不聪慧,八九岁的时候还不会讲话,十九岁参加乡试,因为书法很差,所以被“置三等”,由此文徵明发奋学书,遍临诸帖。

《名山藏·高道记》中有载:文徵明在求学时,其他学生在休息,而文徵明则利用闲暇时间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稍有不如意,便会重新书写。文徵明的小楷作品,一般字数以及篇幅都是较多的,但是他却能将所有字写的一丝不苟、笔致细腻,得益于他平时勤奋刻苦的练习。

《退庵金石书画跋·文衡山千岩万壑卷》中记载:“文待诏为陆子传所作,卷后有小楷跋,亦精绝。布置渲染,直接鸥波。此非待诏所难,难其为七十九岁所作,而又经十二年始成。王禄之称其不倦盛心,非后人所企及;余谓前人亦不多也。”正是由于如此严谨的治学态度促进了他小楷风格的形成。

(三)长寿久视的健康身体

俗话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文徵明健康的身体,是他小楷书法获得如此高成就的重要保障。文徵明书法愈老愈精,董其昌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小楷惟文待诏晚岁逾工,年八十二,灯下尚作蝇头书。又能每旦书《千字文》一卷。余学书几六十年,每为人强书数卷。此本起自戊辰春,至甲戌夏,先后七年而成,书道安得进乎?谈何容易!偶从箧中检出,跋此以志愧。”这段文字被董其昌记录在自己的楷书《千字文》册后跋文上,可见董氏对文徵明的佩服。

如果说身体不好,视力不清晰的话,很难在八十二岁时,依旧能书写蝇头小楷的。健康长寿的身体和良好的视力,是文徵明在耄耋之年依然能够书写精致小楷作品的最大基础保障,也是文徵明小楷书法风格得以延续和完善,最终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的重要保障。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谨言洁行书追魏晋——浅析文徵明小楷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

文徵明小楷《离骚经》局部

结论
一个书法家,其书法风格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比如时代环境、师承取法、自己自身的因素等等等等,我们在分析书家书法风格成因时,应当客观全面的剖析。同时,在分析古代书家书风成因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借鉴和学习其学书历程,鉴古方能知今,汲取古人学书的经验,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书法的道路。文徵明的小楷书法作品代表文氏对传统的继承和在学习书法时自己的理解与实践,也体现出了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多种因素共同造就了文徵明小楷书风的形成和人书俱老的艺术生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