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虛雲老和尚:離體表用是凡夫凡情,離事講心是不明心地

(2023-08-26 15:28:33)
标签:

佛学

林家乐生命学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 || 虛雲老和尚:離體表用是凡夫凡情,離事講心是不明心地




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虛雲老和尚:離體表用是凡夫凡情,離事講心是不明心地

離體表用是凡夫凡情,離事講心是不明心地

雲居山方便開示

五月二十六日

(1955年7月15日)

孔子《論語》二十篇,第一句說:「子曰學而時習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說也。孔子教人將學過的東西,時常溫習,語默動靜,念念不忘;若所學仿佛大意,工夫就不相應、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樣,要學而時習之。

佛法是體,世法是用,體是理,是真諦,用是事,是俗諦。要知二諦融通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於偏枯。如離體表用,是凡夫凡情;離事講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諦,名目很多,真是體,俗是用,戒定慧,體用都得,都是一個心地中生出種種名字,若能融會貫通,則條條大路透長安。昔有僧問趙州:「如何是道?」州曰:「牆外底。」曰:「不問這個道。」師曰:「你問那個道?」曰:「大道。」師曰:「大路透長安。」這裡說的是什話呢?請參究參究。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虛雲老和尚:離體表用是凡夫凡情,離事講心是不明心地

那個是道?會過來的處處都是佛法,不明就滯在名相上,一天到晚勞碌奔波,種田博飯吃,與俗人何異?現在世人多是光頭,僧人穿的也是俗服,此外何處與俗不同呢?古人說:「心田不長無明草,性地常開智慧花。」這就是透長安的大道,也就是與俗人不同處。耕種的人,田裡有草如不拔去,就難望收成。修行人把心裡的無明草薅了,那智慧花就長得好、開得好。只要你不被境轉,情不附物,無明草就不長了。智慧花一開,則粗言及細語,總是說無生。

古人行到說到,無空話講,一問一答,答在問處,吐露心機,都是妙用。我們心不在道,故被物轉,而無智慧。若能痛念生死,全心在道,不分世出世法,是男是女,好看不好看。若一動念,即出鬼被情轉了。不分別即不隨情轉,作得主。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虛雲老和尚:離體表用是凡夫凡情,離事講心是不明心地

古人說:「你有柱杖子,我與你柱杖子。」這是表法。你妄想多了,就是你有柱杖子。為了除你的妄想,就教你修數息觀、不淨觀、念佛觀、念佛看經、禮佛看話頭。給你修行的法門,就是與你柱杖子。你如用功到有把握,就落在無事甲里。有成障礙,是要不得的。這就是你無柱杖子,我奪你柱杖子。病好不用藥,就是奪柱杖子,不如是則執藥成病。

太陽老人說:「莫守寒岩異草青,坐着白雲宗不妙。」參禪念佛,都要時時刻刻口誦心惟。開言吐語,不分別是非,終朝解脫。不煩惱,不生心動念,是有功夫。若無把握而被境轉,就苦惱了。用功不得受用,處處波浪滔天。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虛雲老和尚:離體表用是凡夫凡情,離事講心是不明心地

昔佛印禪師入室次,蘇東坡適至。師曰:「此間無坐處。」蘇曰:「暫借佛印四大為坐。」師曰:「山僧有一問,學士道得即請坐,道不得即輸玉帶。」蘇欣然請問。師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居士向什麼處坐?」蘇遂施帶,師答以一衲。蘇述偈曰:「病骨難將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欲教乞食歌姬院,且與雲山舊衲衣。」東坡雖聰明,答不出話,是他腳未踏實地。同參們,如何能腳踏實地呢?只有口誦心惟、朝斯夕斯的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