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黑豆坊||天地苍茫铮铮骨——读《憨山大师自传》有感

(2022-06-06 14:57:24)
标签:

佛学

林家乐生命学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 || 黑豆坊 || 天地苍茫铮铮骨——读《憨山大师自传》有感




来源:圣弘 赵州茶馆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黑豆坊||天地苍茫铮铮骨——读《憨山大师自传》有感

药山风光 l 药山寺提供

昨天药石后,到竹林打水回来,坐在书案前,灯下沉思些许,又翻开《憨山大师自传》来。阅师自传毕,抚摸封面大师道影,悲欣交集。一本高僧传,整部僧格史。感同身受的情节扣人心弦,现身说法的陈述催人泪下,心中淌泪之余,总想撮几句话,聊表一点崇敬之意。早晨山里下雪兼停电,推开房门时空中片片白雪正鹅毛般向山林飞去,脑海中迅速凝固了七个字——天地苍茫铮铮骨。于是,动笔。

如同很多禅门祖师一样,憨山大师也是肉身不坏的,肉身仍在今天广东韶关南华寺供奉着。五年前这个时候,我离开家计划北上五台山出家,在上山前因为一些因缘先南下广东。彼时与几位居士去曹溪礼拜六祖真身,亦有机缘一睹憨山大师真容。近四百年过去了,大师还在那里,跏趺而坐,垂视着礼拜者,笑意微微。透过龛前玻璃,我们仍能清楚地看到一尊与常人大小差不多的僧人端坐龛中,身披大红祖衣,皮肤已为褐色。仔细看,大师身子挺得直直的,坐姿俨然与生人无异!那一袭袈裟下,覆盖的是金刚不坏的肉身菩萨;那一副铮铮铁骨里,承载着坚毅而又鲜活的伟大僧格!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黑豆坊||天地苍茫铮铮骨——读《憨山大师自传》有感

憨山大师真身 l 网图侵删

思绪飞跃到明朝。万历元年,大师往游五台山,至北台,见有山名叫憨山,奇秀可爱,便默取为自己的字号。此后,大师为了死生去来之疑,而广泛游历,参访知识。后因校阅《肇论中吴集解》之因缘于“旋岚偃岳”之旨有所发明,去来生死之疑就此冰释,遂有了住山本钱。

三十岁那年,与同参妙峰师再上五台,塔院寺主人大方禅师为大师觅得北台之龙门一幽峻住处。三月份,在台山的冰雪中拨出老屋数椽就住下了。自此身心洒然,如入极乐国。单提一念,人来不语。虽远离了尘世的车马之喧,但是冰雪融化的台山却并不宁静,山涧水流冲击奔腾如雷,对于静坐中的禅人而言,声势浩大,不啻千军万马。幸得同参妙师以“境自心生,非从外来”点拨,才有了后面音声寂然的修行成果,大师自传载:“某一天,粥罢经行。忽入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则朗然,自觉身心,了不可得。即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这一年,是大师出家的第十一个年头。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黑豆坊||天地苍茫铮铮骨——读《憨山大师自传》有感

五台山憨山大师打坐石 l 耀解/摄

万历九年,大师三十六岁。师与妙峰法师同发愿建无遮大会,赶上皇太后派人到五台山为万历皇帝祈子嗣,主事法师有大方、妙峰及大师。也就在这一年,太后遣内官修塔院寺舍利宝塔成,师以报父母恩刺血所书的《华严经》一部并愿文一卷安置装藏。如今,这座大白塔已成五台山标志建筑,塔在当时能顺利建成,与大师调护周旋有极大的因缘。筹办法会,师九十昼夜目不交睫,水陆佛事七昼夜,大师粒米未沾,仅仅喝水而已。为祈国基巩固,师以所营道场一切的功德回向朝廷求储一事,虽然不被很多人理解,大师亦不改愿心。第二年八月,皇太子诞生。五台山祈嗣灵验之事使得大师声名大振,并因此助就了钦颁藏经等因缘,此事也为后来大师被捕入狱种下了远因。“削壁插天应隘日,断崖无路只飞梯”。大师于台山苦心经营,就在塔院寺云集僧俗每日不下一万众,库内所余钱粮可万计的盛况时,大师却将钱粮尽数充归常住,与妙峰师二人,一钵飘然去也。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黑豆坊||天地苍茫铮铮骨——读《憨山大师自传》有感

五台山大白塔 l 网图侵删

万历十一年,大师有感于盛名之下难以久居,于是避名于崂山,自此易号为“憨山”。“闲来居海上,名误落山东。”这是师好友紫柏禅师访大师于海上时赠师的诗句。虽逃人绝世,皇太后还是因为祈嗣的功劳,派人找到共同举办祈嗣法会的大方、妙峰两位法师,又命龙华寺住持至海上找到大师要给予赏赐。大师居山志向坚固,谢绝了太后请出山的盛意,且力阻太后赐三千金修缮庵居的恩赏。面对来使,他说:“我茅屋数椽,有余乐矣,何用多为?”后顾虑送金的使者无法回京复命,只得矫诏赈饥,派人用这些赏赐之金赈济了孤老饥民。

万历十四年冬十一月,大师居东海那罗延窟。某夜静坐起,见海湛空澄,雪月交光,身心世界,当下平沉。遂取《楞严经》印证自己当时的境界,全经旨趣,了然心目。半支蜡烛时间,信笔述成《楞严悬镜》一卷,成为《楞严经》重要的注解著述之一。万历十五年,大师为居士作《心经直说》,在这一年,追随大师一生的侍者福善出家。又一年后,大师感《悬镜》义理幽深,未消解全经,恐后世学人不易入门,开始萌生撰述《楞严通议》的愿心。待《楞严通议》书稿成,大师已年六十九岁,此心愿蕴于大师之心前后二十六年。师以后世学人能学懂此经为虑,其证量与愿力不可测量也。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黑豆坊||天地苍茫铮铮骨——读《憨山大师自传》有感

海上生明月 l 网图侵删

万历二十三年,大师五十岁。这一年大师遭遇了一生中严重的苦难,蒙受不白之冤。这件遭遇也是师一生弘化命运的大分水岭。师传记上说,这年春天,大师因年前冬至节后留在京城过年,年后从京城返回东海,随即遭难。起初是因为赐藏经,太后派遣内使官分别去东海崂山、南海普陀、西蜀峨眉、北属芦芽四个地方送。再是,万历皇帝惜财,素来因为内使在佛事迎请太复杂而心生反感。派遣的内使第一次来东海时,内庭又无意中因为一些别的原因触怒了皇上,并涉及到皇太后身边的近侍,臣属感到很恐惧。正巧内阁一些权臣有嫉恨运送藏经使者的,想置其于死地,于是乘这个机会挑起事端。凭借之前方士口称僧人侵占了他们道院之类的流言,令东厂的一些人,假扮成道士,击鼓鸣冤向皇上进言。皇上听了他们的话,非常愤怒,即刻命人逮捕与这件事情有关的人。因为之前有来东海送藏经的缘故,因此这件事情大师首当其冲。在得知朝廷要逮捕自己的消息后,大师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镇定地对大众说:释迦如来为了救度众生,即使是下恶道也不会回避。东海这个野蛮边地,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三宝,如今我在这里弘化了十二年,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念佛,至于那些皈依佛法的人,更是家家户户啊!我的心愿已经满了,如今就是死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大师离开山东即墨的时候,城中士民老小,倾城而出,涕泣追送,足见大师于此地人心之感化。

朝廷借方士的传言很快就逮捕了大师,押解进京,并交由镇抚司拷问,要求大师交待皇太后布施名山的数十万计金银的去处。在狱中的八个月,大师遭受了无尽折磨。面对酷刑逼问,大师的回答是:我愧为释子,无以报答国恩,又何在乎一死而伤害当今皇上的孝心呢?他心里念想:假使我曲意而招,虽然迎合了圣意,但陷皇上于不孝,令皇上违背了纲常。这绝不是臣子爱君之心,后世历史又该如何评说呢?于是,师以死竭力抵抗,只说了接受之前皇太后供养的七百余金,而太后所发建庵金都赈济饥民了,发钱时都有所司印章和记录簿,并请皇上勘查内庭的支出记录。于是皇帝派人核对内宫支出簿,除赈饥一事之外无一毫之挪用,自此万历皇帝才止息此事的追查。但因大师修建海印寺,还是被冠以“私创寺院”的罪名,被发配到了广东最南端,与海南岛一海之隔的雷州半岛。

得知大师入狱之惨闻后,京城的各大寺院纷纷为之诵经礼忏,衲僧中甚至有燃臂供佛者,只为祈求诸佛菩萨加护大师安然无恙。与师素未相识之缙绅贵族等,为设法解救大师四方奔走,以致痛哭流涕地为大师申诉,欲洗蒙受之冤。一时间,人心之为法到如此地步!

冬十月,师遭遣南行。出都城的时候,朝中的很多士大夫,换上了便服从很远的地方来送大师一程。十一月,大师途径自己的故乡金陵。担心老母亲听闻自己的遭遇会伤心欲绝,恳请告别一下老母亲。等到与母亲永诀的时候,未料母亲比大师自己还豁达,她无丝毫滞念不舍,只是嘱咐师:“你好好地以修行为重,不要为我担心,如今我们母子就算永别了。”师幼年学习,蒙母亲以“固当绝其爱,乃能读书耳”之教诲,后能童真出家,也得益于母亲“养子从其志”的开明。后来大师自己也感慨:天下为母有如此者,岂不顿尽生死之情乎?由此可见大师的母亲于师一生影响之大啊。师好友紫柏大师得知师遭遇,遂在师故乡等师,竭力想为大师表白其冤屈,大师却拒绝了。师说这是自己的定业,并请求千万不要再为自己申明了。两位大师终生道谊深厚,忘年之交,此次一别,竟是永诀。“我之心,师之舌也!”这是二人在南京江上风中的最后分别语,一生之交尽在不言中……
想到这一幕,不禁潸然泪下。祖师之间道谊的真挚与面对人生坎坷的洒脱态度,及其被诬不辩的忍辱修行,岂是一般人体会得了!与憨师遭遇一样,万历三十一年冬十一月,紫柏大师在京城遭妖书之罹难,被逮捕入狱。嫉师者乘机造谣劾师,一些执政权臣,欲置师于死地。大师知定业不能免,慨然道:“世法为此,久住何为?”是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师坐化于狱中。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黑豆坊||天地苍茫铮铮骨——读《憨山大师自传》有感

南华寺曹溪祖庭 l 网图侵删

《金刚经》中有佛陀往昔时,遭遇歌利王割截身体的记载,面对突如其来的横祸,佛陀也是坦然接受,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生嗔恨心。经中又说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般若经典,若是遭人轻贱,此人曾经的一些恶业,本来应该堕落恶道,如今遭受人轻贱的缘故,曾经的罪业则得到了净化,当证得无上的佛果。大师乘大愿而来,大权示现,代众生受苦。在大师,安住寂光境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在众生,却是度人舟沉,人天眼灭!

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大师在罹难的同时圆满了忍辱波罗蜜的修行,成就了铮铮金刚不坏骨。好一身金刚骨啊!即使再面对一千次诬陷与拷打,一万回流放,这副铁骨依然铮铮,百折不挠,屹立不倒!
 
惭愧后学衲子圣弘顶礼

壬寅孟春十八日傍晚动笔,廿一日晚完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