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爱喝茶养盏的朋友们来说,最难养彩的——莫过于柴烧建盏。因为龙窑古法柴烧的建盏,虽然很好的复现了宋代建窑茶盏的悠悠古韵,但其釉面的晶体度,却远不如现代的电烧建盏强。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经谈到过,什么是建盏的七彩?其实就是茶汤里的茶油,留滞在茶盏釉面的晶体表面和缝隙里,形成的一层反射虹膜。因此,晶体度越好的建盏(特别是电烧建盏),越容易养成七彩;晶体度越弱的盏(例如玻化度高的盏、黄兔毫盏和柴烧建盏),越不容易养出七彩。
有一些资深茶客和建盏玩家,虽然也可以通过长时间喝茶,把柴烧建盏养出“彩”来,但一般多为单一的蓝紫色或者紫红色,少有层次感;极少有人能把柴烧盏养出“彩虹落盏”一般的感觉,而且七彩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釉面干净、不见茶渍。
笔者菩提高树2018年4月间,曾在建阳买了几只中小名家的柴烧盏。回来除了多数分赠朋侪茶友外,自己也留了个把喝茶把玩。金秋9月,笔者选出一只纯手工拉坯的、无底款束口柴烧盏(作者是一位黄姓年轻师傅),请一位精擅篆刻的友人,为我手工雕刻了“菩提高树”四个字的篆书底款。
友人花了一个晚上时间,精心雕刻底款,并糁金为色,作品完成后非常漂亮!友人感慨曰:通过这次手工雕刻底款,“真正认识了建盏的铁胎铁釉,真叫一个硬!崩坏了我五把刻刀!”为表谢意,我相赠友人一只大名家的全品建盏精品为谢。
雕刻好底款的建盏拿到手,朋友们一致称道“底款精美霸气”,有人尝试提出“能否养出漂亮的七彩?”笔者答曰“观察此盏的釉面晶体结构,应该可以。我试试看。”于是,2018年国庆节期间,笔者在家读书喝茶,花了足足五整天(平均每天喝茶13个小时左右),养成此柴烧盏美丽的七彩。
此盏七彩养成以后,分享在微信好友之间,建阳很多烧制建盏的师傅们都惊叹不已。都说第一次看到柴烧盏能养到这么彩,层次还如此之好!而且釉面干净利落,没有茶垢茶渍的难看痕迹,更不发灰。
大家问我养盏的秘诀是什么?我说真的没有秘诀,就是八个字“正常喝茶,把握节奏”,而且就用武夷茶(红茶、岩茶)养武夷盏(建盏)最好。至于怎么把握,这个就得凭个人喝茶的经验了,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从此盏养成(2018年10月4日)到今天(2018年12月4日),刚好两个月过去。笔者慵懒,也没有在博客上发布。今天浏览微博,碰巧看到了有些爱盗图和转图的先生们,通过微信朋友圈的转发,毫不客气地把我养彩的盏图,归到自己名下,而且不注明作者和出处、打上自己的水印,发微博、吸粉丝;拉大旗、作虎皮。
为正视听,以清本源——作为此盏养彩和照片的真正作者,笔者特整理发布此篇博文。并且为今后喜爱盗图的先生们,在图片里准备了多套水印,以供您费心。希望各位自爱,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