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莎莎
莎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6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交往能力结题报告

(2014-05-30 10:44:37)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3XKT-YJ188

课题名称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

负责人

张莎

所在单位

西安市未央区天慈保育院

结题报告

关键词

3-6岁幼儿      交往能力      培养  

结题

报告

摘要

  幼儿的人际交往是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应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法激发幼儿与人交往的兴趣,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锻炼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通过研究,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3-6岁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由于父母的工作繁忙,基本上都是老人陪伴孩子,家庭住宅都是单门独户,限制了幼儿之间的交往,也限制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孩子一走出家门就会紧张、焦虑,很难融入到身边的环境中,因此,孩子进入幼儿园,在与伙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时,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就逐步表现出来,加之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心理发展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使得他们之间难以就某一问题达到共识,他们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长,成人总是习惯顺从孩子的意愿,满足他们的欲望,更是影响了幼儿的交往机会,使幼儿不知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孩子也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真正得到孩子式的兴趣和欢乐,使其在接触广泛的环境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给予幼儿体验成功、体验与人交往的机会,帮助幼儿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使他们的社会性才能得到逐步发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应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目标

1、通过一日活动的环节,使幼儿理解他人,懂得帮助他人。

2、设定不同年级教育教学活动,锻炼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讨论法

(三)研究步骤及过程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发现幼儿交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幼儿不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游戏,不能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在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时不能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以上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注意:

1、通过一日活动,交给幼儿常见的交往方法。

(1)通过教师的教育干涉,在早上幼儿来园时,教师礼貌的问幼儿早上好,并鼓励幼儿每天早上要问候教师,在与教师的交往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幼儿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会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长辈,自己的同伴们。

(2)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怎样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不争抢玩具,不独霸玩具,在中班的年龄阶段要求幼儿会用简单的技巧假日同伴之间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自信、自主的表现自己。

2、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锻炼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全体幼儿都能得到幼儿与人交往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在活动中我们进行教师之间的观摩教学,百花齐放,每位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整个年龄班的幼儿都有一定的提高。

(1)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教学活动主题为《我的名片》,制定目标,通过让幼儿认识名片、设计名片,到最后运用名片,激发幼儿自由交往的愿望,让幼儿自主选择,并大胆的结识新的朋友,包括同伴、教师,在从中使幼儿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怎样让他人接受自己,从而锻炼大班幼儿的交往能力,使幼儿能自信自主的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2)中班教研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教育教学活动为《合作快乐》,教师们通过自己设定的不同游戏,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如:《两人三足》的游戏中体现了两个幼儿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在用纸杯《垒金字塔》和《背靠背》的游戏活动中体现了小组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从中引入到生活中,告诉幼儿,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作才能完成。幼儿通过这样的活动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体验同伴之间合作的快乐,增强幼儿合作的意识。

(3)小班组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教育教学活动名称为《生日庆祝会》,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们通过给小动物们过生日,在情景中学习礼貌用语,并能主动的跟他人打招呼,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参与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全园半日公开对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现在的家长都忽视幼儿社会交往的培养,我们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通过半日公开活动向家长展示了幼儿与人交往能力,如大班的《我的名片》教师将活动进行延伸,让幼儿用合适的方法结识家长朋友们,并能自己介绍自己,邀请家长朋友们和自己一起游戏,提高幼儿的胆量,为幼儿树立了自信心。

4、运用“快乐迎新年”亲子活动,增加幼儿的交往机会。

交往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求,而社会交往则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求,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交往需求较成年人显得更为迫切,我们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新年,组织全园开展亲子活动,轻松愉快的环境,无拘无束的活动,教师通过集体游戏和分组游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幼儿与家长的合作、努力下,完成游戏,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能大胆、主动的与成人分享合作,就连平时性格内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强烈的交往欲望,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更加重视家园同步,家园共育,用好的育儿方法指导家长,使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真正的得到提高。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了孩子们的与人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大部分幼儿都已经掌握了交往的方式方法,能友好的和同伴们相处。

2、小班幼儿早上会主动的向老师问好,能初步的掌握简单礼貌用语,争抢玩具独霸玩具的想象缓解了很多。中班幼儿能主动的谦让别人,并懂得合作、宽容,大班幼儿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现自我,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3、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尊重他人,懂的合作、与他人分享,孩子们之间能相互尊重,能和同伴友好相处。

(二)本次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呈现

1、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问卷调查

2、教学活动设计

3、教学活动反思

4、幼儿交往能力的个案分析

5、幼儿交往能力的观察记录

6、幼儿交往能力的教学随笔

7、幼儿交往能力的相关教具

8、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亲子活动方案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1、在我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在研究的过程中关注、个别幼儿的个体发展,使其的与人交往能力的到更大的提高;

2、家长和社会也是幼儿与人交往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重视家园合作,家园同步,共同提高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

2、《幼儿园学前教育指导纲要》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