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过孩子的敏感期,潜能挡也挡不住!

(2017-03-30 18:05:39)
标签:

杂谈

​​

​        敏感期,这个概念已经被人们过度消费了,例如不少专家和商家在“科普”的过程中常常会说,在孩子的这个年龄,必须要学某某,错过了就会有怎样的损失,导致人们对敏感期的理解过于偏颇,而且有点谈虎色变。最让家长焦虑和恐慌的是他们常常问我,“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孩子的敏感期,要是错过了怎么办,会对我的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吗?是不是就比别的孩子差!

     不得不说,如今80后,90后的很多高知的年轻父母们大都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但对如何科学育儿却十分迷茫。一位妈妈说,自从有了宝宝,她一口气关注了几十个育儿公众号。每天,陷入各种育儿知识中无法分辨,结果是要么被吓得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畏首畏尾;要么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观点震慑住,今天照着这个法子养孩子,明天照着那个方子教孩子,结果孩子问题越来越多,她的焦虑也是与日俱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可见对于育儿,我们的父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我看来,错过敏感期并不意味着天就塌下来了,我们仍然有机会弥补。只不过,错过得越晚,父母未来将要花费的力气可能会越大。而我希望尽力让更多的父母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帮助父母读懂孩子,能不错过的咱们尽量不错过,这样才会让育儿变得更从容。正像我为新书起的名字一样,我们要相信,育儿总会有办法。

     其实,对孩子来说,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十分重要,早期的敏感期,长大后的青春期,走到上大学,找对象,结婚生子,我们有不关注的阶段吗?敏感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几乎决定个体幸福的所有元素都是在人生的头7年开始萌芽,发展,甚至如此重要的性格在7岁前基本都定型了,再要改变着实不容易了!所以,很多妈妈着急,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磨蹭,拖拉,粗心,不专心,没有自控力,动不动就哭,不爱学习,写作业不认真,甚至还会尿床,不敢表现,林林总总,基本没有省心的。既然这样,咱们就好好下下功夫,做好头七年的工作,让今后的日子有更多享受的时光,大家说,这个想法靠谱吗?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首先使用的名称。他观察到蝴蝶将卵产在可以避免风雨侵袭的树枝或树干上,刚出生的毛毛虫对于光会特别敏感,它们会顺着光爬到树枝的顶端去吃那些刚刚长出的嫩叶,但等它们长大、消化系统健全能吃成叶后,它们就不再对光有特殊的敏感度了。后来,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即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有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因而提出了育儿教育的敏感期理论。这是基本概念,我的观点是:

    第一,敏感期不是让孩子学会什么,而是让孩子爱上学习。学习是人终生的任务,杰出与平庸,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学习能力的高低。学习成绩高不代表有学习能力,大家熟知的俞明洪先生,三次高考失败,最后以最低的成绩考到北大,中间因得肺结核还休学一年,就这样也没有阻挡他奋斗得脚步。如今新东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说,每天他的皮包里都会放2本书,一天不看书就会觉得恐慌,怕掉了队!这样读书的精神,一定是因为喜欢,因为爱,才会乐此不疲,坚韧不拔。这样想来,爱学习的父母一定会问:孩子怎样才会爱上学习呢? 孩子本来的天性就是热爱学习的,否则他不能从你的体内生出,不能学会抬头翻身,走路跑跳,也在你没有天天教字母句子的情况下,说出那么美丽的语言。因为我们不懂孩子,听不到他们的需要,不知道怎么满足,保护欲望过重,又不在乎孩子的情绪,只当他们无理取闹,所以孩子渐渐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就不再喜欢学习了!        

        敏感期是座桥,旨在给孩子带去更自由、宽阔的成长可能。但实际中却恰恰相反,我们不少父母,在“抓住孩子敏感期”的过程中,却把孩子的发展变得狭窄、单一了。一位妈妈在微博上不无忧虑地说“:罗老师,今天我家孩子莫名其妙地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我为什么要学钢琴?’我当时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自己回来想一想,为什么呢?其实我也没想清楚。也许就是因为听说学钢琴很好,也许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学钢琴这件事儿的美好想象,也许是因为身边认识的很多孩子都学了,自己家孩子不学怎么能行呢?再或者,多一个考级证书,以后高考可以加分吗?这件事真不能深想,一想自己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是啊,你希望送孩子练琴,那你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告诉孩子。或者我们自己也根本没有想清楚。这些显然都是盲目的。一旦盲目,过程就一定出问题。你逼着孩子练琴,你生气,她难过,最后你花了钱买了琴请了老师生着气,她如同火烤,情绪抑郁,自信心严重挫伤,两败俱伤。何苦呢?

       既然如此,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尊重孩子生命中本来的特征。父母要做的,就是提供鼓励、支持,推孩子一把,给他助力。比如,孩子开始吃手,扔东西,各种抓、握、捏,那就是到了手部的敏感期,需要父母多提供机会给孩子进行手部锻炼了;比如孩子蹦跶个不停,你不让他跳他还不乐意,那么就顺应孩子的意愿让他跳;比如孩子开始对舀饭这类事发生兴趣,那就是该让孩子尝试独立吃饭了。家长又担心了,这不是纵容吗?当然不是,纵容是孩子所有的需要我们都满足,现在我们做的是给孩子允许尝试的机会。我们误解了爱孩子就是满足他们的需要,真正的爱孩子是懂得他们的需求,又可以适时智慧的引导。

      这样的结果是,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的好,什么还需要努力和练习,拥有了目标感和意志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愿意投入的去学习!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会孩子懂得只有在规则内才会做的更好,他们也会爱上规则!爱学的父母一定会问,如何立规则呢?要知后事如何,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是敏感期的第一个秘密,还有两个秘密和一个秘方,我们随后送上!​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