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陪她,不要多,十分钟就够了

(2014-12-14 12:25:27)

在决定和开心爸结婚之前,我做了一件事:与他父母见见面,说说话,走近老人家的婚姻,看一看。


了解到二老几十年来一路扶持着过来、互相陪伴和照顾的小点滴后,我的心也变得笃定了。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男人,错不了。


在“静观育儿”的文章中,我常会告诉女人,要学会自足。但是,人不是一座孤岛。如果男人们能够懂得爱妻子的一些小技巧,这个家庭就会更幸福一些。不仅夫妻关系和睦,孩子也会因此收获更多。


今天的文章,送给所有男士们。


有育儿问题,留言给我吧,我会尽早回复。


情绪一直是女人的大敌。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如果能够获得外部支持,尤其是来自另一半的理解、接纳,对一个女人而言,犹如一味滋补好药。


你也许会说,对于男人,不也一样吗?


但是,有学者曾就情绪不畅引发的疾病做过统计,发现由情志(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引起的疾病中,女人是男人的2.3倍,而且,而从情绪的分类来看,男人多是伤于劳心和苦思(动脑子想问题多了而引起);女人多伤于悲伤和忧虑,也就是纯粹的情绪问题。


都说“男人是理性的,女人是感性的”。的确如此。欧洲心理学家曾做过相应的调查和实验,在总体上:女人很容易哭,容易感伤,容易在心灵上受伤,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她们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是感性的(Emotional),通常没有能力将自己的理性和自己的感性区分,或者说没有太多的理由去解释感伤。也正因此,女人更容易被情绪问题所伤,而且难以自拔。


当妻子被情绪问题所伤的时候,如果丈夫能够理解她,仅仅只是陪她说说话,跟她聊天,或者听她说,也许就能很轻易帮她走出负面情绪的困境。


下面这个故事,应该比上述道理更有说服力:


男人是位出租车司机,白天在外到处奔波,晚上回到家里已是疲惫不堪。偏偏女人一见他回来,总喜欢缠着他说个没完。而他,只是勉强地应上几声。


时间长了,女人渐渐地恼了,一如往常地买菜做饭,却很少理他,脾气开始变的暴躁。为他用完东西没有放回原处,为他回家后未能及时换鞋子,为他偶尔抽了一只烟……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女人常常对他大动肝火。


这样的日子让他越来越郁闷,甚至有一种窒息的痛苦。他不懂,自己在外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让她过得舒服一点吗?为什么她一点儿都不能理解自己呢。


有一天午休时,他和一位老司机聊天,说起自己对婚姻的失望。老司机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以后回家无论多累,都要打起精神陪她聊聊天,不要多,十分钟就够了。”那能有用吗?他将信将疑。


那天下班回家后,尽管他依然很累,可他还是满脸笑容地喊了一句:“老婆,我回来了。”女人丛厨房里探出头,淡淡地回了一句:“回来了。”换好衣服,他没有向往常那样陷在沙发里,而是去了厨房:“老婆你辛苦了,我来吧。”“你会干什么?”女人不屑地问了一句,但还是随手丢给他一根葱:“剥好洗洗。”


那一天,站在厨房里,他给女人讲着车队里的种种趣闻,讲着自己遇到的各种乘客,甚至还提到自己小时侯的一些事情。女人一边应着,一边不停的炒菜。


晚餐桌上,女人难得往他的碗里夹了许多他爱吃的菜:“你跑车辛苦,多吃点儿。”一晚上,他们边吃边聊,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畅。晚饭后,他刚要伸手去收拾碗筷,女人挡住了:“我来吧,你累了一天,好好歇歇。”女人端着碗筷去了厨房,哗哗的水声传了出来。与之相伴的,是久违了的女人的歌声。


也就是从那天起,他每天下班回家总是先陪女人聊天,给她打下手,听她说些单位里的大事小事。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便发现,往往没聊上十分钟,女人便将他往厨房外赶:“跑了一天早就累坏了,快去歇歇吧。”更让他惊喜的是,她对他越来越体贴了。


爱她,那就用心的陪陪她,不要多,十分钟就够了。


女人要的并不多,一个爱她、心里有她的老公,回来能和她说说关于他在外面的一切,仅此而已!


不过分吧。先生们,不要等她的心凉了,才说爱她。

http://mmbiz.qpic.cn/mmbiz/ZVibtsKu0t3sAGlpzJzBnS9AF4icw5Dgr7ficd311y9EUb3YzXy9uZpbnT2ibvXANFrS1eZgWHBYWvJtPrjdkak2qQ/640?tp=webp

关于我们

“静观育儿”是由罗静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科学普及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积木宝贝国际早教学术总监、开心妈妈——主创的科学育儿微信公众号,不仅坚持发布大量原创育儿文章,还提供一对一的答疑,同时也是对爱奇艺同名脱口秀节目的内容补充和拓展,只期望给为当下嘈杂的早教市场所困惑的广大父母们传播更多公益的、专业的科学早教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