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练习题(6)

(2018-06-12 10:31:55)
标签:

课标

练习

体育

测试

分类: 培训学习

判断题

1.学校体育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教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  )

2.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  )

3.人体每天消耗的能量来自营养素,营养素包括糖、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

4.淡化体育教学中的竞技化倾向就是淡化技术教学。(  )

5.分组教学有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   )

6.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麻省奈·史密斯在1891年发明的。(   )

7.足球比赛中罚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   )

8.为提高小学生力量素质和合作精神,经常开展拔河、搬运重物等活动是值得提倡的(   

9.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 

10.《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该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 (     

11.体育教学中,教师施加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外因,只有通过教师的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12.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13.根据科学研究,糖是你运动时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14.测量安静时脉搏一般在安排在上午比较好,年龄越小,脉搏越慢。(    

15.田径项目比赛中,竞赛项目的距离应从某起点线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16.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17.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18.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19.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20.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提出的。(     

21.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22.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23.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24.《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25.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打好基础。(       

26.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称技术关键环节。(    

27.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决策人是体育组长。(    

28.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29.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30.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31.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     

32.体育教师应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设计、调节、控制教学活动。(     

33.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     

34.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      

35.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    

36.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      

37.研究体育课的密度,目的是最有效的利用上课时间。(      

38.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是竟技状态形成的规律。(      

39.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通常采用全班集体的组织形式进行。(      

40.定期考核的时间一般是学期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