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新育杯”优质课比赛实施方案
(2018-05-17 08:38:54)
标签:
教育教学课改 |
实验小学“新育杯”优质课比赛
实施方案
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所倡导的行动之一,自2014年加入新教育后,我们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构筑理想课堂的活动。2016年举行了第一届“新育杯”赛课,今年是第三届,举办这次活动是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在全校组织开展实验小学“新育杯”第三届优质课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1.时间:2018年5月28日至31日
2.具体参赛时间及节次报名结束后通知
二、活动地点
多功能教室(博学楼四楼大会议室)
三、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全体教师,年龄不限。
2.学科分配:语数学科每个年级组限报一人,以年组为单位,组长掌握平衡,每个年组的语文和数学课要均衡。其它学科只能申报一人,人员由组内初赛后上报。
3.参赛内容:(1)教案设计占20%,按教学设计要求设计(附件1),A4纸打印10份,参赛时交给评委,评委根据教学设计打分。(2)课堂教学能力占80%,评委根据评课细则打分(附件2)。
4.授课内容自选,但必须是本学期所学的教材,最好符合教师的教学进度。
5.报名时间:
6.参赛教师必须复印授课内容的教材10份,上课时交给评委。
7.各位教师要提高认识,把这次赛课活动作为提高课堂教学力和参加校本研修的好机会,达到以赛代训的目的。
四、评奖办法
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证书(评先优模时按五大连池市级课加分),另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五、比赛评委
侯鲁雨
于姗姗
附件1:
实验小学“新育杯”数学(语文)优质课比赛教案
参赛时间: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第三单元)语文
图形的运动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
|
第三届“新育杯”优质课评分细则
教师
评价项目 及权重 |
评 |
得 |
|
教学 目标 |
5 |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原有经验确定三维目标。 目标设置准确、合理,可测性强,有层次。 |
|
重点难点 |
5 |
把握准确,切合学生实际。 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原有经验准确把握难点。 |
|
教学 准备 |
5 |
准备充分,教具、设备、资料等无遗漏,有助于本节课的教学。 |
|
教学 过程 |
60 |
少讲多学: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互动者。知识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课堂上教师不能把持课堂的话语权,积极为学生的精彩表现而服务。(10分) |
|
精讲多练:一是目标表达精当,问题集中;二是问题设计精巧,富于启发;三是内容讲解精炼,简洁明了;四是授课语言精美,合乎逻辑。尽量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10分) |
|
||
信息技术:能使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体现师生与多媒体的互动,达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10分) |
|
||
|
|
||
亲和度: |
|
||
自由度: |
|
||
整合度: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不能把完整的知识支离破碎,学生不能只得到被肢解的知识,而应得到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5分) |
|
||
练习度:是否真正的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孩子在课堂中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5分) |
|
||
延展度: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5分) |
|
||
板书 设计 |
5 |
言简意赅,表述准确;重点突出,鲜明直观;思路明晰,条理清楚;体现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粉笔字书写工整规范。 |
|
教案设计 |
20 |
课堂教学要依据教案授课,80%以上的内容和环节符合教案可以得满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不按教案上课的得0分。 |
|
总分 |
|
实验小学“新育杯”优质课比赛
报名表
2018年5月16日
序号 |
年组 |
姓名 |
科目 |
课题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