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2017-10-10 05:24:26)“目标导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1.自主学习
2.合作互动
3.展示交流
4.总结提炼
5.达标测试
具体操作流程
1.前置性自主学习(5---10分钟)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指定目标要准确,例如,这节课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认识什么,会运用什么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等。
学生根据“前置性作业”的指导和要求,或通过阅读教材,或通过探究实验,或通过自我猜想,或通过自主思考……有步骤的围绕学习目标,自主、独立的去自学知识,并记下学习过程中的疑难。
如果是课上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掌握自学的方法,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自学过程。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2.合作性质疑互动(10---15分钟)
二人之间、四人小组之间,对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是学生之间释疑解惑的过程,是团队精神的体现,也是实现生生互动、协作探究的有效手段。由组长根据本小组学习进展情况,组织讨论小组成员的个别和共同的疑难问题。
交流过程中,老师要穿插于小组中间,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小组进行启发、点拨、引导,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并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总结、整理、归类。
3.展示交流(5---10分钟)
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合作交流中的重、难点进行展示。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回答的不全面,可以由其它同学补充。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习小组展示、讲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师生点评要力求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并通过及时修改达到完善。
4.总结提炼(5---10分钟)
在学生自学、讨论、展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地发现学科知识的规律,生成正确、灵活的学习方法。
5.达标测试(10分钟)
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式是多样的,根据不同学科、课型、教学内容确定,通常以检测题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达标情况要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精准地把握共性的和个性的问题及症结所在。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要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辅导的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辅导。通过相关测试题,来检查学生当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不留任何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