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2016-05-19 16:07:38)1.继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坚持“少讲多学,精讲多练”。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课堂的效率,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新理念,围绕“少讲多学,精讲多练”这一理念下功夫,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三维目标”。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要创造性使用教材。
2.注重求真务实,继续夯实基础。扎实的基础是提高能力,特别是驾驭综合题和开放题的能力。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真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夯实基础。
3.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来说,小学语文的阅读、作文所要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小学数学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也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各项评价中,在学习中畅通无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4.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好习惯,益终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在日常的教学中反复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认真细致、做事严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既要提高课堂效益,也要加强培优补差的个别辅导,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6.开展教师互相听课活动。做到听后要认真评课,让听者、教者都各有所获。每学期要求教师听课不少于16节,老师们都能按要求完成,但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应付了事现象。
7.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学生。课堂教学中,作业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对两种类型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优生侧重挖掘潜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后进生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语文方面字词要掌握、要求背诵的部分要牢记;数学方面计算能力一定要过关,计算题一定要会做。中间学生侧重鼓励,向优生看齐。教导处还将继续组织学生竞赛、抽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
8.多与家长联系,密切合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或者说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学生的教育。